丑故事逃家小孩8一个90后女孩的伤痛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团团”是一位工作不久的90后女孩,父母的掌上明珠,美丽、文静、敬业。起初以为,像她这样的女孩一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可是没想到年轻美丽的她,从少年时代开始,内心和身体就在经历种种伤痛与磨难。好在,这一切只是让她更加坚强、更加豁达。——丑丑

高考结束这一天,我与父母和解

文/团团

1

奶奶的离去

年,奶奶患食道癌去世,那年我12岁。

3月,寒风依然夹杂着潮湿的水汽,冰冷、刺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心里茫然无措,我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想过,奶奶会这样突然的离去,永远的离去。

其实奶奶当时患病已有一年有余,化疗,药物,手术都没能彻底治愈她的疾病,生命最后的几个月,医生让奶奶回家休养了,可我却以为,奶奶回来是因为病好了。

从记事起,奶奶就一直在照顾我,她在我记忆里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人,每天哪怕是在家做饭收拾家务也打扮得端庄优雅,穿着刺绣的丝绸旗袍,一头蜷曲着的花白短发,戴着金丝边眼镜,奶奶皮肤白皙,眼神澄澈,目光中透漏着智慧与坚毅。

她对待我总是万分疼爱的,为我织毛衣围巾,为我亲手缝制玩具,我喜爱的一切她都记在心里,每天换着花样给我做爱吃的菜,一周都不重样。

她会给我讲述她小时候的惊险故事,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一切对小小的我来说都如同天方夜谭,但从她口中说出又是如此真切动人。

就是这样12年的陪伴和疼爱,奶奶给予我的爱和关怀甚至超过了父母,然而就在她生病的最后时光,我却被蒙在鼓里,无法知道她的痛苦与煎熬,无法分担她的担忧与慌张,更无从知道她将离我而去的真相。

记得最后一次与奶奶相处,是在年的冬天,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我放学去奶奶家吃晚饭,做了一会儿作业后,奶奶把我叫到餐桌边,拿出一个牛皮纸袋,还热乎乎的冒着气儿,我打开一看是一小把白果,白色的外壳已经裂开,露出了里面翠绿色的果仁,她笑着让我陪她一起吃。

那是我第一次吃白果,一口放进嘴里嚼着,只觉得苦,忍不住吐了出来,难受得咧着嘴,奶奶却噗嗤一笑,说白果就是这个味道的,先是丝丝苦味,越嚼越有甘甜的味道与浓浓的果香。

在她的劝说下,我将信将疑的又拿起一颗,放进嘴里仔细品尝,竟真是如此,越嚼越好吃,不一会儿就吃完了那一小把。

奶奶说:“吃白果就和过日子一样,总是先有苦才有甜,越过越有滋味。”

她还教我如何用牛皮纸折小纸袋,如何加热白果,一件小小的事从她口中说出,总是让我听的津津有味,就在我吃第二把的时候,奶奶便不见了,好一会儿我才听见卫生间有冲水声。

后来才知道,奶奶因为食道癌晚期,不得不手术切去一段食道,这也就导致整个胃被提起来拉长了,吃东西的时候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咽,一不小心就会反胃呕吐。

是啊,奶奶那时候已经瘦的能看见骨头了,薄薄的皱褶的皮松松的贴在脸上,眼神也有些虚晃了,说的每一句话都轻声细语,断断续续,吃东西更是越来越慢,越来越少。

为什么那时候的我就没有注意到呢,为什么那时候的我就不知道这些呢,为什么直到奶奶离去,我才来得及去想起这些呢?!

3月的葬礼在杭州半山,我还记得那是个阴雨天,在灵堂外等待的时候,身边的爸爸、姑姑、伯伯早已哭成了泪人,我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悲伤,也不知道葬礼到底意味着什么。

随着哀乐的想起,我们走入灵堂,我这才看见奶奶的棺木远远的在烛台的后面,我急迫的想望一眼,妈妈拉着我,让我低头跪在遗像前祭拜,周围亲人的哭声越来越响亮,时而有凄厉的声音穿过我的耳朵。

我很害怕,同时也很焦急,我想看看奶奶,我想知道她在哪里,我想知道她好不好。

跪拜完,我跟着爸爸妈妈陆续开始绕着棺木行走,这时我才看见奶奶,她就躺在那水晶棺里,面容安详,头发梳得很整齐,穿着寿衣,整个人就像是睡着了,但又不像是睡着了,奶奶整个人看起来比往常小了一大圈,就只有孩童那么一点点大,露出衣服外面的手和脚踝是如此纤细脆弱,似乎一碰就会断掉。

我突然真切的感受到至今天起我再也看不到奶奶了,是那种无论去哪里找,无论等多久,也不能再相见的失去,于是情绪就在那一秒崩溃了,忍了一路的悲伤、焦急、慌乱终于爆发。

我嚎啕大哭起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下跪倒在了棺木前面,膝盖重重磕在地上,却一点不觉得疼痛,我只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正在快速的消失,留下的是无尽的空洞与黑暗,那黑暗一点点吞噬着我仅存的理智……

“为什么我没来得及在奶奶在世的时候和她多说说话,为什么我没能记住更多她讲过的故事,说过的道理,为什么我没能在她生病的最后时光,多给她一点关怀和力量?”面对奶奶的离去,我追悔莫及。

参杂着悲伤,后悔和歉疚的情绪,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被爸妈领着走出灵堂,不知过了多久,等我缓过来的时候,奶奶已经火化完了,就装在一个小小的骨灰盒里。

人为什么最终都会被装进一个盒子呢?盒子里真的装着那个曾经活生生,会说会笑的人吗?为什么那里面只有白色的粉末,没有一丝一毫奶奶的气息了呢?

从没有人告诉过还是孩子的我,死亡意味着什么,也许大人们也不能明白,无法诉说,我那时候才知道,原来,一个人从这世上消失,是这样突然的。

从火葬场回家后,我就病了,高烧不退,很久才痊愈,但我不知道的是从那一刻起,心里的空洞就开始蔓延,那一场病,其实一直就没有好。

2

插班生与小恶霸

年5月,因为爸爸工作的调度,我们举家搬迁到了杭州,从小镇来到这个陌生的大城市。

爸爸和妈妈心里都怀揣着各自的不安与压力,那时候正值奶奶去世,爸爸完全陷入了母亲离去的悲痛之中,整日郁郁寡欢,烟一根一根的抽,经常在半夜起来喝酒,一个人默默的流泪。

妈妈则为重新在这大城市中谋得一处生机而整日奔波,时常跨越整个城市去面试,回到家里已是夜晚,他们各自承担着心里的惶恐和焦虑,争吵和口角也愈演愈烈。

爸爸和妈妈总是在晚饭的时候提起自己一整日的不顺心,说着说着就会因为一点生活小事而吵起来,毫无预兆的,掀翻桌子,狠狠地摔门,或是指着对方破口大骂,小小的空间里充斥着太多刺耳的声音,我真的很害怕,很想他们能够和好。

那时候我总想着,如果他们离婚,我一定谁也不跟,哪怕跟着爷爷,跟着外公外婆过,也不要再忍受那些无谓的争吵。

一个月后,我转学进入了新的小学,就在家附近,走路十分钟的距离。

就这样,刚入五年级的我就带着一身的阴郁与脆弱踏进了这陌生的校园。

我所在的那个班级,女生多,男生少,而我恰好被分到和一个男生一桌。女孩子们的世界总是一个个小团体的,玩得好的几个人一起吃饭,一起上学放学,连课间的活动也是一起玩。作为插班生的我很难融入,常常我都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发呆,看书,望着窗外。

原以为这种一个人的清净也是好事,可好景不长,原来我的同桌是班里出名的“小恶霸”,他一直一个人坐,然后我作为插班生转进来,被分到最后一排和他同桌。

一开始他只是常常借我的东西,铅笔,橡皮,本子或者书,有借无还,我那时的性格十分内向,也不去和他理论,于是久而久之,他知道我是个“好脾气”,就开始在学校里把我作为了他好奇的“试验品”,他在试探我底线这件事上乐此不疲。

有一次,放学轮到我值日,班里的同学陆续都走了,我在讲台前擦黑板,而“小恶霸”坐在教室后面盯着我,我有些害怕,只想赶紧干完活就回家,然而这时他突然朝我跑来,拿起一个沾满粉笔灰的板擦重重的拍在了我的身上。

我经不住力道往后趔趄两步,倒在了地上,胸前的白色校服沾满了五颜六色的粉笔灰,他看着我哈哈大笑,把板擦往我头上一扔,然后高声笑着叫着跑了。

我坐在原地,头被板擦砸的生疼,眼前全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的粉笔末,我心里很害怕很委屈,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哭,我要是哭了,他就真的得逞了。

我想起小时候摔倒,无论多严重,爸爸从来都不扶我,总是让我自己站起来,他说:“女孩子也要勇敢,要坚强!”于是我默默站起来,拍了拍头上和身上的粉笔灰,独自回家了。

从那之后,“小恶霸”似乎开始觉得我是一个“无底线”的人,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偷偷掐我的腿,他想看我痛得叫出声来的样子,但是我没有,忍着一声也不曾叫过。

放学的时候,我总是拿起书包就往家里跑,因为他会在后面穷追不舍,追不到就拿东西丢我,书、石头、铅笔什么都有,大多是我借他的东西,如果抓到我就把我推在地上,然后自己跑掉。

他对我日复一日的欺负让我的忍耐也到了临界值,这些事我没有和爸妈讲过,我知道他们平时自己压力都很大,无暇顾及我生活里的小事。

是啊,如果被爸妈知道,他们一定会责怪我软弱的,一定会去找那个同学的家长,然后闹得不可收拾,我很害怕这样的结果。

就像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和一个女同学玩闹,推攘中我不小心摔倒,膝盖磕破了很大一块,血流不止,一回家妈妈就很生气地责问我,我说是和同学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的,可她非说是那个女同学推了我。

于是妈妈就领着我去他们家,那个女孩子一直躲在她奶奶身后哭,而我妈妈就严厉地对着她奶奶数落她的过错,我站在妈妈身边很着急很委屈地辩解说不是她推的我,但是毫无用处,那个女孩也不再和我玩了。

从那之后,我就认定了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应该自己解决,如果受了欺负,一定要坚强,如果和同学有矛盾也应该自己去化解。

于是这次,我决定去找班主任换座位,远离那个“小恶霸”。

我没有和老师说他对我的欺负和折磨,只是说自己在教室后排看不见黑板,想调到前面,于是老师让我换到和一个女生坐同桌,终于,我在这个新学校有了第一个朋友。

这个女孩子叫汤圆,她身材娇小,但气场十足,她就像是我的救星,一直保护我,陪伴我。

刚换座位的时候,“小恶霸”还是对我不依不饶,一放学就开始追打,汤圆却对他了如指掌,毫不畏惧,每次他一追我,汤圆就在后面喊他奶奶的名字,恐吓他再欺负我就去告状,于是“小恶霸”就只能愤愤地掉头回家,后来只要汤圆在我身边,他就躲得远远的。

我听汤圆说,“小恶霸”的爸爸和妈妈几乎不管他,他都是跟着奶奶住,从小到大,他只怕奶奶,也只知道奶奶是疼他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把对从父母那儿缺少的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哪里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hl/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