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丨全球化要求我们共同应对公共卫生



 10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接受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简称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邀请,就“全球卫生安全”话题与媒体记者进行了分享并就舆论   高福院士首先高度赞扬了盖茨基金会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该基金会创建于2000年,秉承“所有生命价值平等”的理念。2007年,基金会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并在中国支持了包括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在内的一系列卫生和发展项目。高福院士指出,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盖茨基金会,他们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既是为了本国利益,也是为了全球利益。“传染病病毒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需要护照。我去趟美国,费劲了,既要护照又要签证。但是我经常讲,这个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这两个都不需要,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传染病无国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打了一个喷嚏,多伦多救护车满街跑”。这个案例说的就是非典期间,香港人打了一个喷嚏,感染了一位在香港旅游的多伦多老太太,老太太乘飞机回国后,多伦多就有多位SARS感染者,进而导致救护车频繁出动。因此,当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爆发时,全世界都应当提高警惕,而那些有应急处置能力的国家更应该将“关口前移”,而不是坐等危险靠近甚至入境。这也是2014年9月中国政府在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爆发的第一时间向塞拉利昂派出移动实验室检测队的原因。当时,高福院士作为检测队负责人在这个“重灾国”坚守了两个月的时间。

  “大家知道埃博拉,我们国家是实现了零感染。我们去了,也没有人感染,也没有(将病毒)输入进来。但是美国有了,欧洲很多国家也有了,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高福院士指出,这是中国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把防控传染病的关口从国内前移到西非疫区。在国家层面,“关口前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疫情的方法。在个人层面,高福院士呼吁人们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不吃活禽。“像发达国家一样,我们把这个(吃活禽的)习惯变了。集中宰杀、冰鲜上市,都去超市的冰柜买就没事儿。我们那个活禽市场上,活禽变成了商品,混合啊,本来一家市场有(禽流感病毒),一混合,大家都有了(病毒)。所以我们的行为该改变了。”高福院士在盖茨基金会就全球卫生安全开展讲座

  除了改变人类行为以适应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挑战,高福院士还呼吁人们重视疫苗接种,不要因噎废食。不论是婴幼儿还是宠物狗,都应该按时接种疫苗。不论是去国外旅游还是务工,国人在出发前应该主动了解相关地区存在的健康风险,有针对性地接种疫苗。“最近黄热病进入到中国了,这么古老的疾病为什么会进入中国?因为黄热病在安哥拉流行,福建很多工作人员在安哥拉务工,去的时候没有打疫苗。”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付诸实施,中外人员往来会更加频繁和密集,我们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公共卫生挑战,高福院士呼吁通过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近年来,盖茨基金会也积极与中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中国冰箱生产商澳柯玛通过与由比尔·盖茨投资发起的“GlobalGood”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出一款无需消耗电力就能保鲜医疗疫苗达一个月且能重复取用的“被动式疫苗存储设备”Arktek。

“被动式疫苗存储设备”Arktek的样品

  该设备于2015年1月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目前正在尼日利亚、印度、塞内加尔和埃塞俄比亚进行试点,已经得到了当地用户的积极反馈。高福强调说:“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化的世界。这两个特点告诉我们全球公共卫生、全球卫生安全,我们大家要一起做。”(记者邓颖平)

▌内容来源:国际在线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hl/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