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一变就眩晕,或是耳石症
最近,年过六旬的张女士在睡觉时,突然出现身体不能向一侧翻身的状况。只要身体偏向一侧,立即感到天旋地转,伴随恶心、呕吐;当睡姿回到正中时,眩晕又立刻消失。家医院就诊,并先后检查了头颅、颈椎、心脏等多个器官和部位,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到我院耳鼻喉科门诊,主治医师易恩欢根据张女士的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确诊张女士所患的疾病为“耳石症”。随后易恩欢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前后不过5分钟,张女士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张女士和家人都十分困惑:耳石症是什么病?耳朵里面怎么会长“石头”?为什么还会引起头晕?
“石头”长在耳朵里,还会玩“漂移”
易恩欢解释,“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俗称,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伴眼球震颤。由于眩晕与头位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患者常表现为起床、躺下以及翻身或者头部突然转向时,随即出现的天旋地转,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无法起床。
绝大部分人只知道耳朵是听觉器官,而对于耳朵还承担着维持人体平衡的功能却鲜有人知。在平时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能够正常活动而无眩晕症状,就是因为我们的耳内有维持人体平衡的结构——前庭和半规管。前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椭圆囊和球囊,在椭圆囊和球囊的结构内有感受重力变化的碳酸钙盐结晶,形状像石头,故称耳石。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在椭圆囊和球囊内的,在老年退行性病变、外力、炎症或循环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下,耳石脱落,“漂移”至半规管内,从而刺激前庭神经,导致人体出现剧烈眩晕、呕吐、眼震等情况,即耳石症,这就是张女士出现眩晕的原因。
易恩欢介绍,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所谓自限性,就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愈,但其自愈时间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并且严重眩晕者可致生活质量下降、工作能力丧失,故耳石症患者应尽可能的早期治疗。
姿势改变就眩晕,首先应怀疑耳石症
眩晕是门诊患者常见的症状和就诊原因,40%以上的眩晕是因耳石症所致,但是由于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多种多样,再加上患者对疾病认识上的一知半解,误诊率很高。患者往往误以为是颈椎病或是脑供血不足而常常辗转于多个科室,做了很多检查,用了很多药物却没能得到有效的诊治,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增加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
实际上,眩晕按病变部位和病因大致可分为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也就是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患者大多表现为左右摇晃、上下浮动的眩晕,且持续时间较长,发病时可有意识丧失等神经系统表现,如小脑出血、后循环障碍等疾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多突然发病,症状较剧烈但持续时间很短,患者常感到自身或四周景物旋转或摇摆,发病时意识清楚,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多见于耳石症、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耳鼻喉科疾病;
非前庭性眩晕多由其他原发疾病继发而来,比如青光眼、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慢性酒精中毒等,患者眩晕症状多为漂浮感、倾斜感或晃动感等。
“低头族”中得耳石症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值得警惕的是,耳石症患者过去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却正趋于年轻化。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竞争激烈导致的年轻人心理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熬夜等因素,使得此病的年轻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另一方面,由于不正确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使用电脑,影响了耳部的供血,使得“低头族”中得耳石症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有的人常常出现起床后天旋地转的现象,甚者连轻轻转头都感觉眩晕恶心。因此,过度疲劳和体位的急剧变化是耳石症的两大诱因。
易恩欢提醒,耳石症的特点是与头位的突然变化有关,发作时间很短,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还可以发现特殊的眼球运动变化。生活中,如果躺在床上左右翻身、躺下或坐起、低头或抬头时,出现了眩晕、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症状,持续时间很短,大多在1分钟之内缓解,再次改变体位又出现,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患上了耳石症。
当然,对首次出现眩晕的患者,还需先排除中枢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
手法复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据悉,耳石症在年首次被报道,发病机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式提出,随着医学水平和诊疗手段的进步,此疾病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诊疗程序也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规范和认同。
耳石症的治疗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和手术治疗等方法,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当属手法复位。易恩欢介绍,手法复位就是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一定的手法和步骤,调整患者头部及身体位置,让脱落至半规管的耳石重新回到椭圆囊内,使其不能刺激前庭神经,眩晕也就不再发生。就像滚珠游戏,在迷宫内,滚珠无序滚动,导致平衡失调,医生通过手法复位,将迷宫内无序滚动的滚珠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上,恢复平衡。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手法复位不需服药、无创伤、治疗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整个复位过程仅需几分钟的时间。
易恩欢强调说,耳石症在各种导致眩晕的疾病里面是最常见的一种,治疗起来不难,但知晓率极低。如果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一般经过1~2次手法复位,90%患者都能迅速摆脱眩晕的困扰,并且远期效果良好。当然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复发,复发后仍可再次进行手法复位。如果多次手法复位后效果欠佳,则要考虑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眩晕是由其他疾病引发导致的,就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hl/4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比喝下去还管用,藿香正气水居
- 下一篇文章: 美尼尔氏综合症困扰难忍,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