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爱耳日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
了解耳朵:耳朵的结构●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可导致耳聋的疾病1.可导致耳聋的外耳疾病:耵聍栓塞、外耳道闭锁、外耳道炎症肿瘤导致的外耳道狭窄等。
2.可导致耳聋的内耳疾病有:各种急、慢性中耳炎、中耳肿瘤、鼓膜外伤、听骨骨折或脱位、耳硬化等。
3.可导致耳聋的内耳、听神经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耳并发症,如流行性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猩红热、风疹等,除了可导致氧性中耳炎而使听力减退外,还会侵犯内耳及其传入径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
4.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觉外伤、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或痉挛也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因素,老年性耳聋属于此类。
保护听力,平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做?避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
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熄肝火: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hl/6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灸养生,60个秘密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