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长期接电话竟然会得怪病美女客服
近日,读者袁女士通过本报用药热线联系上记者,诉说自己最近两个月身患“怪病”的痛苦:“莫名其妙的眩晕,已经严重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了,我该怎么办?”她现在,的确是连说话都费力。
文:本报记者陈琴↓
读者故事坐太久起身太急从此眩晕缠上身
袁女士今年34岁,在一家单位做后台客服。“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接电话。这活儿说起来轻松,就是动动嘴皮子,但其实挺辛苦。我每天都要戴着耳机,坐在电脑面前,不停地接听顾客打过来的电话,不停地说‘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平均每天我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但很多时候都会加班,加到12个小时。而每个小时我只有3分钟不到的休息时间,这包括了喝水和去厕所。所以,我每天的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的。我也不知道,这些是不是造成我患这‘怪病’的原因。”
袁女士说:“7月初的一天傍晚,我接了一天的电话后,终于熬到下班时间了。那时候我已经隐约感觉有点不舒服了,只想早点离开办公室回家。可能是起身时太急促了些,刚一站起来就一阵天眩地转,两眼一抹黑,腿一软,摔倒在地上。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听不见,就只感觉自己好像在往一个大窟窿里面坠落,完全站不起来。同事们见状,医院。可是做了很多检查,却什么都没查出来,医生说,一切都正常。不是颈椎问题引起的,也不是耳石症,也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甚至也没有贫血。医生也不知道我这突然眩晕的病根出在哪里。”
当时袁女士以为休息一阵就会没事,便强撑着回了家,并向公司请了假,在家休息。可是,她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好转,还是经常头晕,轻轻摇一摇头就会目眩,甚至不能长久地站立。严重的时候,不仅头晕目眩,还会反胃,只能一直躺倒在床上。“为了我这病,我也看了不少医生,住过几回院了,但病情都没有很明显的起色,因为找不到原因。现在我这个样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好难受,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们《健康人报》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袁女士无助极了。
专家解读指导专家:重庆市中药产业联盟专家、重庆市药学会理事刘睿斌↓
能致眩晕的病因多而复杂目前很难准确找出
为着袁女士的事情,记者联系上了重庆市中药产业联盟专家、重庆市药学会理事刘睿斌。他告诉记者,“眩晕”是患者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者平衡感觉障碍,感觉到外界环境或者自身在旋转移动或者摇晃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目前,长时间坐着面对电脑工作的白领是这种病的高发人群。
“这是一种由患者主观描述出来的症状,医学上还没有一个精密的检测仪器,能准确地检查出来这个患者是否存在眩晕感,或者晕到哪个程度。而会引起患者眩晕的原因或原发疾病又实在太多,比如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动脉硬化、脑震荡、植物神经功能混乱、神经衰弱、心脏病等等,就连头痛以及体虚、贫血等都可以造成眩晕。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其实很难找出眩晕的准确病因。在临床上,这也是个让西医束手无策的麻烦事儿。”
刘睿斌说:“但是现在,眩晕症又确实是个很高发、很常见的疾病。据相关统计,医院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这么多患者都面临着无法根治的困境,而我们医药界的人们,也只能尽量用药物帮助他们控制眩晕症状,使其暂时脱离眩晕困扰,回归到相对轻松工作和生活中去。”
中医从东汉起就已开始研究如何治眩晕
刘睿斌还谈到:“其实眩晕症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病症,相反,在我国中医药学史上,最早在东汉年间就已经开始有关于治疗眩晕的研究了。东汉医圣张仲景就曾谈到——‘治眩晕主要从痰饮论治’。因为中医认为,眩晕者,目花黑暗旋倒也。多发中年后,其症头眩目闭,身转耳聋,如立舟之上。病机主风、火、痰、虚、瘀。元朝综合性医书《丹溪心法》里也说: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无痰则不作眩。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方子‘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算是中医历史上治疗眩晕的得意之作。这个方子一直被沿用了下来,在经过后人的无数次提炼、研究、更新后,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中成药处方,叫做消眩止晕片。医院的专业诊疗后,仍然找不到病因,病情无法好转,可以建议医生给她试用一下消眩止晕片。”
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刘睿斌这样解释:“消眩止晕片的处方,是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基础上精炼出来的。现在的处方里仍以半夏和天麻为君药,再加上白术、茯苓、当归、白芍、丹参、火炭母、鸡矢藤、木瓜、枳实、砂仁、白芷、石菖蒲而成。主要起一个豁痰、化瘀、平肝的作用。中医研究中发现,肝阳挟痰瘀上扰,就会导致眩晕症。所以,袁女士若还是眩晕难受,不妨一试。”
白癜风医院排名白癜风哪里看的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f/6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解析中耳炎的危害
- 下一篇文章: 排毒养生人到中年必须排除体内6大阴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