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梅尼埃病(Meniere’sdisease)是一种内耳眩晕症,因由法国医师ProsperMénière在年首次提出而得以命名。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而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可占10%~50%,其病理改变目前主要认为是特发性膜迷路积水。
梅尼埃病的眩晕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10分钟或数小时,最长者不超过24小时,患者常感周围物体围绕自身旋转,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可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反射症状。头部的任何运动都可能使眩晕加重,但患者意识始终清楚。眩晕发作后可转入间歇期,症状消失,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数日到数年不等,但一般眩晕发作次数越多,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间歇期越短。
梅尼埃病的耳聋在早期多为低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聋(~Hz),仅在发作期出现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但随着病情发展,听力损失可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高频听力下降(2~8kHz)。而耳鸣多为梅尼埃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初期可为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晚期可出现多种音调的嘈杂声。耳鸣可在眩晕发作前突然出现或加重,而间歇期消失。眩晕发作期患者还可出现耳内胀满感、压迫感、沉重感。
根据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该病的确诊依据需符合:1)两次或两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2)至少有一次(眩晕发作前、中或后),听力检查证实患耳为低到中频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客观记录;3)患耳有波动性耳部症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胀满感;4)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药物中毒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若有些患者无法满足上述条件,但只要满足下述任何一条,可为疑似诊断,如1)两次或两次以上眩晕发作,每次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2)患耳有波动性耳部症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胀满感;3)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药物中毒性眩晕、后循环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对于这些疑似诊断者需依赖完整详实的病史调查,并根据条件行进一步的听觉平衡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各种引起眩晕等疾病,如中枢系统疾病、前庭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
梅尼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减轻该病的相关症状,如阻止眩晕发作、减轻耳鸣及保存听力。该病早期,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可减轻眩晕发作,而血管扩张药、脱水药等也可有效防治眩晕。急性眩晕发作时前庭抑制剂、抗胆碱能药、激素、脱水剂等可对症应用。随着病程进展及眩晕发作的加重及频繁,药物疗法则趋于失败,而外科手术为最终选择。
根据患者听力的不同以及眩晕发作的程度,手术可有化学性迷路切除术(鼓室内庆大霉素注药)、内淋巴囊减压/分流术、星状神经节封闭术、前庭神经切断术等。其中以前庭神经切断术的疗效最优,但由于是一种颅内神经微创手术,对于术者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吴皓教授领衔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医院的耳神经侧颅底外科团队有着梅尼埃病的长期诊治经验,国内率先开展了双镜联合迷路后径路前庭神经微创切断术,手术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f/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谈nbsp眩晕诊断中几个有待商
- 下一篇文章: 突发性耳聋如何去预防好看看病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