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是怎么治病的为什么这么神奇
广结丨善缘丨艾养丨身心
传播美丽传播健康
传承中医养生文化
编辑|笑轩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我们来聊聊针灸是怎样治病的,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作用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跟一般的药物治疗作用不同。
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叫做“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叫做“安神”。
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针灸的这种“双向调整作用”有没有副作用呢?没有的。
因为大量的临床实验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以后所造成的机体功能的变化,都在生理范围以内,比如在高血压情况下,针灸可以使血压降低,但是降到一定水平就不再降了;
低血压的时候,针灸以后血压可以升高,但是升到一定水平就不升了。因此,人们认为针灸的双向调整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是不是只能用来治疗功能性的疾病呢?
实际上,大量临床实验证明,针灸的这种调整作用,不仅能够治疗功能性的疾病,而且对组织的代谢过程和某些器质性的改变,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比如针灸能治溃疡病、慢性胃炎、子宫下垂等等。针灸的调整作用既可以表现在局部,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生理功能系统。
针灸时第二个作用是镇痛疼痛,那么针灸为什么能止痛呢?
中国古典医学认为,针灸所以能止痛,是因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针灸的这种“通经脉”的作用,在临床上不仅用于镇痛,还可用于治疗闭经、产后奶水不足、半身不遂、局部冻伤等病。
针灸的第三种作用是增强机体防卫免疫功能,这种功能中医叫做“扶正祛邪”。
扶正,是扶助正气的意思,也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祛邪,是驱除致病因素,也就是消灭细菌或病毒的意思等。
医生治疗疾病可以从“扶助正气”方面入手,也可以从“驱除病邪”方面入手。或者扶正和祛邪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比如,人们得了传染病或者炎症性疾病,医生给一些抗生素,这是从“祛邪”方面进行治疗。消灭了致病的细菌,就等于扶助了人体的正气,所以叫做“祛邪扶正”。
相反地,医生不给抗生素,而进行针灸,这是从扶正方面进行治疗。通过针灸来增强机体抵抗力,消灭致病的细菌,因此把这种作用叫做“扶正祛邪”。
针灸的这种“扶正祛邪”作用,已被大量实验研究所证实。
总之,针灸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针灸的主要作用就是“良性双向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三种。这就是针灸所以能够治病的原因。
李氏针灸-精彩呈现
百余年的李氏针灸沉淀
理、法、方、穴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腧穴组方的唯用而尊凤眼补、龙眼泻的捻转补泻法的创新发展与完善烧山火、透天凉的创新与改进李氏针灸的补与泻几代人的不断创新发展完善而形成1烧山火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下按压(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0.5~1分钟后,其温热感便可逐渐产生,产生温补功效;若烧山火用于温散寒邪,则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下按压,使之逐渐产生温热感。2透天凉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的深度,得气后,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均匀的适度适量向上提针(针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深度),约0.5~1分钟后,其清凉感便可逐渐产生,产生清凉功效;若透天凉用于滋阴清热,则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紧搓,捏着针柄不动,然后指力向上提针,使之逐渐产生清凉感。3凤眼补凤眼补:术者与患者对面位置进行捻针,双手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凤眼,即为补法。补法:刺激力度较轻,捻转角度较小,捻补后不留针,不等针感消失即拔针。施用补法,得气后,连续捻补3~5分钟后拔针,即补法不留针。4龙眼泻龙眼泻:术者与患者对面位置进行捻针,双手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其拇指与食指间所形成的空隙似龙眼,即为泻法-龙眼泻。泻法:刺激力度较重,捻转角度较大,捻补后需留针,等到针感消失方拔针。施用泻法,需留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捻泻一次,每次捻泻约0.5~1分钟,如此可以捻泻2~4次。当最后一次捻泻后须留针3~5分钟,待针感消失后方可拔针。1
补法配合烧山火→在连续捻补后即刻配用泻法配合烧山火→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泻法配合透天凉→在留针期间捻泻后配用泻后补→得气后,连续捻泻1~2分钟,留针10分钟,然后连续捻补3~5分钟就即刻拔针。实例:八珍方
李氏针灸经典配穴妙方
针补双合谷、三阴交。1、补泻与留针:两对腧穴分别先针一个腧穴,达到欲刺深度有针感后连续捻转补4-6分钟不留针,拔针后再针另一个腧穴,方法同上。如此两对腧穴针补完毕。2、捻转时间:若属于气血亏虚严重,需要大补气血急救者,以上腧穴同时针刺,用双手捻补,连续轮流各捻补5-8分钟拔针。若在急救过程中,留针5-10分钟,再连续轮流各捻补5-10分钟。3、针治时间:一般隔日或隔2日针治1次,用于急救、固脱,可每日针治1次。慢性病一般隔日针治1次,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隔3-5日针治一次。1、辨证取穴2、气血双补:用于血气双亏引起的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的病证。1、气血亏虚证:如头痛、眩晕、虚劳、心悸、失眠、崩漏、缺乳、偏瘫、眼病等。2、肢体筋骨经脉病:凡因气血亏虚引起的和伴有气血亏虚的肢体筋骨、经脉病,如半身不遂、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痿证、关节炎等。3、其他病证:凡病情发展到本方证阶段的病证,出现的久疮、月经不调等。1、腧穴功能:本方为气血双补的代表方。针补合谷、三阴交之所以具有气血双补作用,主治气血亏虚证和伴有气血亏虚状的诸多疾病。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施用补法,具有养血的作用,2、病因病机:主要是气与血二者亏虚而为病。李氏针灸最大的特点理、法、方、穴的一体性、完整性和系统付世德老师传承百余年的李氏针灸,运用于50宇年的临床实践,腧穴组方唯用而尊,施术不拘一格,形成理、法、方、穴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付世德老师将深入浅出的带领大家学习在临床治疗中,怎么样灵活取穴?以循经取穴为基础,但绝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严格按照经络学说,五输穴的用法来辨证,分析疾病是属于哪一经或哪几经。让你重新打开治病思路,让你的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李氏针灸第六世传承人:付世德
专注中医针炙疗法五十余载。自幼与中医结缘,13岁师从六世针灸传人徐成元(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16岁随家人到东北牡丹江市,先后拜当地名老中医马盼仙、刘俊才学习针灸技法。年拜师河南省南阳市仲景国医大学教授五世针灸传承人李传岐门下至今,师从李传岐先生30余年,成为李传岐教授第六代亲传弟子,获学术传承人证书。医院王文远教授为师,并获得平衡针灸保健医师证书。从事中医针灸50余年以来,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同行及学术领域认可。多年临床经验造就独创诊疗医技,在多疾病领域都有广泛治疗经验,尤其针对:急慢性咳嗽、哮喘、顽固性头痛、眩晕发烧、失眠、嗜睡、抽筋、抑郁症、冠心病、浅表性胃炎、浮肿、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妇科疾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骨病、脑梗中风后遗症、丹毒、带状疱疹、紫癜、急慢性湿疹、顽固性搔痒症等。在内科病症、骨科类疾病、精神类病症方面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对复杂性多系统疾病颇有心得体会。例如:美尼尔综合症、中风后遗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疑难杂症和亚健康状况均有好的疗效。自创的针灸补钙疗法更是独树一帜。课程授课内容
一、中医四诊,中医针灸基础知识
1、针灸起源
2、针灸治病原理
3、针灸处方
4、针灸补泄手法
5、烧山火透心凉针法
6、针灸的迎、随、补、泄,提、插、捻、转。
二、李氏针灸治疗:
1、高血压
2、糖尿病
3、失眠
4、中风后遗症
5、更年期综合症
6、类风湿
7、颈椎病
8、腰间盘突出
9、痛风
10、胃病
11、女子不孕
12、冠心病
13、子宫肌瘤
14、乳腺增生
15、痛经
16、阳痿早泄
17、前列腺炎
18、湿疹
19、青春痘
20、鼻炎
21、近视眼
22、减肥等病例
教授学员掌握李氏针灸治疗病例,辨证论治。
报名方式
二、费用及报名
1、研修费:元,本期特惠价每人元,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预交报名费为准,为保证教学质量,名额有限。
中科宏宇中医研究院招生办:
严老师(同和白癜风专家在线沟通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d/10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除了没有性生活,机麻老板更加不敢病死不
- 下一篇文章: 人生之中有三怕死不起病不起活不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