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池旁的惊魂细微之处见真章



医院眩晕中心

患者老年女性,自诉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

主诉:发作性头晕2月。

现病史:患者2月前出现头晕,每次在洗碗时症状明显,站立不稳,伴天旋地转感,持续几分钟后天旋地转感可消失,但头晕、头昏沉持续几小时,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患者无头晕发作时如常人,活动自如。多次就诊治疗效果不佳,并致夫妻关系不和,并自行请“大师”看过风水及请“神婆”跳过大神,症状仍无缓解,今遂来门诊就诊。

眩晕查体:无眼震,摇头试验、甩头试验、视跟踪均无异常,旋颈试验正常,原地踏步试验无偏斜,闭目难立征阴性,,线行走无异常,Dix-Hallpike试验(-),RPolltest试验(-)。神经科查体:无中枢性面舌下瘫,双侧肢体共济运动正常,双侧肢体肌张力、肌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正常。内科查体:血压/80mmHg口唇无紫绀,鼻窦无压痛,双侧扁桃体正常,咽鄂弓正常,心音有力,心律规整,双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膨隆,无异常血管,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诊断思路:1.无神经科体征,不符合前庭神经通路,排除中枢性眩晕。2.患者每次洗碗时发作明显,带有明显“动则晕”的特点,首先考虑是否为耳石症,但是多次耳石症诱发试验均为阴性。3.头位改变引起头晕是耳石症的特点之一,如起卧床这种大幅度头位改变时,老年人发生耳石脱落引起头晕的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理解。相比低头洗碗这种小幅度头位改变引起头晕相对较少见。但老年人行动毕竟不如年轻人灵活,低头洗碗这种动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已经是比较大的头位改变。最后:敏使朗+前庭康复训练=完全缓解

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感悟:1.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提出,是对临床医师行医过程中的全面概况。2.行医难,需要有福尔摩斯探案的精神。3.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有疑难病例,都有它前期细微的表现,行医路上要有见微知著的眼光。

知识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约占头晕门诊的36%左右,人群发病率约为1%,患者常分布在急诊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心内科等科室,由于各科医生们的认识不同,常易造成该病人漏诊,误诊等现象发生。是良性的、阵发性出现的眩晕,是由于耳朵内耳石附着于耳石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离椭圆囊,游离于掉半规管或壶腹嵴,它随着内耳里边的淋巴液流动,流动过程中会刺激内耳毛细胞结构,会突然出现短暂性、可恢复治愈的眩晕症状。眩晕主要的特点是阵发性,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是几秒钟,不会超过三十秒钟。因其可以治愈,所以是良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个发作性疾病,主要与位置有关。在体位改变时,如休息、起床、睡觉、转头的时候都会出现眩晕;也可以合并自主性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日常还可出现走路不稳、平衡感不好,出现平衡失调,运动平衡的错觉,所以会出现眩晕症状。

耳石症的发病原因:

1、头部外伤:由于头部受到撞击,使前庭半规管椭圆囊的耳石脱落至半规管,从而引起眩晕症状;

2、老龄化:老年人前庭功能减退,使内听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耳石膜松动;

3、耳部疾病:包括美尼尔氏综合征、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等;

4、诱因:如发热、腹泻、感冒、情绪波动、过山车乘坐史等。

耳石症临床分类:

按病因分类:1.特发性BPPV:原因不明,约占50-97%;2.继发性BPPV: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

按半规管受累分类:1.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2.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3.前半规管BPPV:少见,约占1%-2%;4.多半规管BPPV:同侧多个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

耳石症诊断的核心要素:1.典型的临床表现,2.特殊的体格检查诱发试验:Roll-test,Dix-hallpike-test。同时要辨别清楚侧别、部分及诱因。

耳石症的综合治疗:基于精准的临床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耳石复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前庭康复训练。

一、复位治疗:是治疗BPPV必需掌握的基本功,要做到娴熟及速度。在一些特殊群体如高龄老年人、孕妇、儿童、外伤、术后等患者,复位时的旋转角度胜于速度。复位前为患者及家属科普一下BPPV相关知识,并与之沟通复位的步骤,复位过程中会出现的不适症状,如何处理等,一些90多岁高龄患者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后半规管BPPV:建议首选Epley法,其他还可选用改良的Epley法或Semont法等,必要时几种方法可重复或交替使用。

2.外半规管BPPV:(1)水平向地性眼震(包括可转换为向地性的水平离地性眼震):可采用Lempert或Barbecue法以及Gufoni法(向健侧),上述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2)不可转换的水平离地性眼震:可采用Gufoni法(向患侧)或改良的Semont法。

3.前半规管BPPV:可采用Yacovino法,尤其适用于患侧判断困难的患者。

4.多半规管BPPV: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依次治疗各半规管BPPV,优先处理诱发眩晕和眼震更强烈的责任半规管,一个半规管复位成功后,其余受累半规管的复位治疗可间隔1~7d进行。水平离地性眼震BPPV患者眼震强度弱、持续时间短的一侧为患侧,故此时应优先处理眼震强度弱的一侧外半规管BPPV。

二、耳石症的药物治疗:原则上药物都对耳石复位没有直接作用!但是,鉴于与内耳疾病关联的可能或合并其他因素,下列情况考虑联合用药:1.当合并其它疾病时,应同时治疗该疾病(特别要重视内耳疾病);2.复位的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3.注意:前庭抑制剂可抑制或减慢前庭代偿,不推荐常规使用。

三、经过前述两个基本治疗后,若疗效不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和前庭康复训练。

耳石症的预后:相对较好。在进行过复位手术后的24至48小时内,禁止高空作业、驾驶和其他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避免单独移动以防止跌倒,避免复位后剧烈的头部运动,并防止耳石再次脱落。除了减少外,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配合药物减轻头晕和防止耳石复发。

医院眩晕中心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d/1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