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异常nbsp家长如何早发现



好大夫在线:什么是听力异常,它对孩子今后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龚树生教授:听力对人类有非常大的意义,听力出现障碍就会影响与外界信息的接触与交流。如果听力障碍发生在语言发育之前,有可能导致语前聋,就是所谓的“聋哑”人;如果发生在语言发育之后,叫做语后聋,同样对生活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各个听觉器官,从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直到听觉中枢的整条听觉通路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原因可以是遗传性或是非遗传性的;可以是先天性的或是后天性的;后天性的可以是外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中毒以及肿瘤等原因所致。

听力异常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传导性、感音神经性以及混合性。传导性听力异常是指听力下降主要由外耳、中耳的疾病引起,比如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叫做传导性耳聋;如果是由于内耳的损伤,比如药物中毒引起,部位多在耳蜗的毛细胞,这种听力损失就是感音神经性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颅脑损伤导致的中枢核团病变,它的表现也是神经性耳聋,目前很难把感音性和神经性耳聋严格区分,现统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如果说病变部位涉及到外耳、中耳、内耳,各个部位都有问题,叫做混合性耳聋。比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长时间耳聋,脓液的细菌性毒素通过圆窗膜渗入内耳,或者直接破坏了内耳,导致内耳感染,引起内耳的迷路炎以及Corti器毛细胞损伤,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症状,这种就是混合性耳聋。

根据严重程度,可把耳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甚至全聋;根据听力损失的病因、分类以及损伤程度,需要相应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比如药物、手术或者人工助听装置(如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中耳、人工耳蜗、听觉脑干等)。

好大夫在线: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听力异常,怎样发现?

龚树生教授: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存在很多原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程度的听力损失。采取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有效发现引起听力障碍的原因,评定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尽早给予干预。

好大夫在线:是不是孩子一出生就要做听力筛查?

龚树生教授:卫生部在年颁布了《新生儿普遍筛查条例办法》,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48小时进行一次听力初筛。如果初筛不通过,应在30—42天内复筛,复筛仍不通过,建议到国家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诊断,明确孩子的听力损失的原因、损失程度以及类型,给予早期干预。

好大夫在线:如果部分地区没有早期筛查,父母能否通过孩子的症状及早发现?

龚树生教授:虽然国家要求做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但现在只有在一线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可以做到,一些比较边远地区的新生儿就做不到,即使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也没有完全做到普遍筛查。我国新生儿普遍筛查的比例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可能达到90%以上,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可能接近50-60%,全国总体的水平估计在60-70%。未经筛查的孩子,能否及时发现听力异常,家长的角色很重要。民间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孩子不开口说话是语言发育迟缓,丝毫没有想到是听力的问题。曾经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两三年未回家,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他们只负责孩子吃喝,没有发现其他的问题。孩子不说话以为是语言发育迟缓,他们只是看着孩子很机灵,智力也正常,完全没有认识到孩子听力有问题。父母春节回家发现孩子不理他们,跟他说话也没反应,意识到孩子有问题,到医院一查是急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建议尽快做人工耳蜗手术。这种例子在农村非常普遍,由于没有及早发现孩子听力异常,耽误了孩子的听力语言发育,给社会家庭带来悲剧。

怎么发现孩子听力有没有问题?有几点可以供家长参考:

第一,看看孩子平时对声音的反应情况。孩子刚出生不久时,开关门,碗筷敲击的声音,或是打雷、放鞭炮的声音,有听力的孩子即使熟睡的状态下也会惊醒甚至吓哭。如果孩子对这些声音没有任何反应,家长应该提高警惕;

第二,我们看电视,音量放到10格时,正常人听得很清楚,把声音开到20格、30格会非常吵。如果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大孩子才能够听得见,说明有听力下降;

第三,观察孩子,平时喊他的时候看他的反应,或者观察他对周围声音的敏感程度,只要家长多加留意,一般不难发现。有些情况是因为家长太大意,比如最近带着两岁半的孩子就诊的一对年轻夫妇,实际上他们一年多前就发现孩子听力比较迟钝,但是他的爷爷奶奶、朋友亲属,觉得孩子很聪明,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父母虽然有所察觉,但存在侥幸心理不敢面对现实,一直拖延。直到孩子跟同龄人相比语言能力很差,再一查果然听力下降很厉害,只能建议做人工耳蜗手术。

总的来说,家长在生活中需要密切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d/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