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的准确位置,按摩百会穴的作用与功效



百会穴位位置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属人体督脉。

百会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

百会穴怎么找?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百会穴的作用

百会穴意义: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在此交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充盛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缩后循督脉下传前顶穴。

百会穴功效: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百会穴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

主治疾病

百会穴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癫狂,阴挺,脱肛,痔疮,中风失语等。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等。

现代多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等。

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精神分裂症,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不语。

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按摩百会穴治头痛

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按摩方法

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高血压的朋友用此方法,每天坚持,可以使血压稳定并降下来。对于低血压患者,刺激百会穴可以起到升提血压的作用。

叩击法

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百会为诸阳之会,轻轻叩击可以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当外感风寒出现头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头部胀痛时,可用此方法缓解。

点揉法

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先由轻渐重地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如果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内脏下垂、脱肛等症的朋友,开始按揉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后逐渐加重,按摩的次数也可随之增多。

百会穴解析

百会为经穴名(BǎihuìGV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d/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