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点击标题下「医院」可快速
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历经18年,对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15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此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常见致聋原因
1
可致聋的疾病
可导致耳聋的外耳疾病有耵聍栓塞、外耳道闭锁、外耳道炎症肿瘤导致的外耳道狭窄等。可导致耳聋的内耳疾病有各种急慢性中耳炎、中耳肿瘤、鼓膜外伤、听骨骨折或脱位、耳硬化等。可导致耳聋的内耳听神经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耳并发症,如流行性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猩红热、风疹等,除了可导致氧性中耳炎而使听力减退外,还会侵犯内耳及其传入径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
另外,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觉外伤、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或痉挛也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因素,老年性耳聋属于此类。
2
药物毒副作用能引起耳聋的抗生素,称为耳毒性抗生素,常见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它们能损害听觉神经与肾脏功能。在人群中,每人中有1~3人对此类抗生素毒性特别敏感,他们只要应用少量抗生素即可中毒,这显然和他们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3
噪声
喜欢用耳机听音乐、习惯大声听热门歌曲、常到舞厅跳舞、工作环境嘈杂、曾经感染过中耳炎的年轻朋友请小心,请尽早做听力检查,以免深陷耳聋危机而不自知。根据权威医学期刊《刺络针》的报导,经常处在噪音充斥的环境中,听力容易受到伤害。但最糟糕的就是直接用耳机听音乐,长久如此,将造成无法避免的耳聋问题。这项研究是根据法国多位入伍新兵体检之后发现的结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爱用耳机听音乐是最容易导致听力丧失的主因,听力损失指数约为3;如果曾经罹患中耳炎,听力损失指数将提升至11,也就是说耳聋的危险性将大大增高。
耳聋的预防1
先天性遗传耳聋的预防
先天耳聋的发病率约占中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据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而在遗传耳聋患者中,70%为近亲结婚。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耳聋的主要因素。另外,遗传耳聋发病还多集中于福利工厂,因其相互通婚者甚多。他们的后代又多数成为遗传聋或耳聋基因携带者。周而复始,造成人口素质下降,因此,先天遗传聋人的婚育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
2
新生儿期防聋
耳聋的发病,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
3
小儿期防聋
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3
预防药毒性耳聋
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可能要用一些必要的抗生素,尤其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内耳有损害。特别在儿童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毒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可以用Hz以上高频纯音,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耳中毒。一旦证实听力减退,可以及时停药,对仍保留Hz以下语言频率的患者为时未晚,不影响听声及语言的发展。
保护耳朵少挖耳屎,避开噪音,慎用药物,及时就医。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信息来源:耳鼻喉科蒋丽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d/9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耳聋的病因
- 下一篇文章: 神经性耳鸣是由什么病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