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患者你听过耳石症么



头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引起头晕的原因人人能说上几种,什么高血压、颅内肿瘤、美尼尔综合征、颈椎病等等,但您听过耳石症么?

眩晕不等于头晕

新乡市二院头晕专家说,在介绍耳石症之前,首先要明确头晕、眩晕的不同概念。

眩晕俗称头晕,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几乎所有患者都把眩晕、平衡失调和头晕混为一谈,一旦发生都归结为“头晕、头昏”,其实它们并不一样。眩晕是指突然发生的、无外界刺激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运动的错觉,可以是旋转,上升,下降或晃动感;平衡失调是指行走时不稳感或反复偏倒感;而头晕、头昏则指头内出现不适感而又无法明确表达的感觉,比如昏沉、浑沌感等。但不论是眩晕还是头晕其实多数是由内耳疾病引起,应该在耳鼻喉科就诊,但不少患者跑到神经科、脊柱科就诊了。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的发病率约为64/,是最常见的一种眩晕病,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最容易发作。但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也成了危险人群,

专家介绍,耳石症,临床上的标准名称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阵发性就是反复发作,位置性就是体位改变的时候才会发作,它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大部分患者发病表现为起床、后仰倒床或者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时引起天旋地转的感觉,伴恶心、呕吐。但眩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耳石症到底是身体哪个部位出现的问题呢?原来藏在人体颞骨内部的内耳除了有听觉作用外,还是一个维持平衡的器官,包括前庭和半规管两个部分。那人的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呢?其中,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有形状像石头的碳酸钙结晶,可以感受直线加速度和重力的变化,这些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这就像一块蛋糕上涂着奶油,奶油上又洒满了巧克力豆一样,那么这些奶油就如耳石膜,巧克力豆就像耳石。虽然叫做耳石,感觉“块头”不小,但它们却比灰尘等颗粒还小,就是这小小的“石头”帮助我们平衡身体。

正常情况下耳石黏附在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斑的耳石膜内,后者是酸性粘多糖,将耳石紧紧地固定在囊斑上面,因此,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外伤、局部血管痉挛(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可诱发)时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而三个半规管互呈90°夹角,开口于前庭,可以感受角加速度的变化。若前庭的耳石由于头部外伤或局部结构退化等原因从原来位置上脱落,掉进了半规管,头位变动时就会引起眩晕。

治疗很简单

耳石症虽然痛苦,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一般患者经过1~3次复位治疗,基本都能康复。治疗结束后,要求患者一周内要注意休息,起床及后仰动作宜缓慢;两周后可进行完全正常的活动。

联系勾巍毅

常红娟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z/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