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法临床运用举隅



补肾法临床运用举隅

中药补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辨证准确,常获效显著。作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法治疗一些慢性、疑难病例而获良效,兹举4则介绍如下。

1、眩晕案

患者男55岁,年10月11日初诊。患者2月前突起发热,高烧达40,经治疗后热退,继而出现头晕,耳鸣,卧床不起,不能站立,动则欲呕,精神疲惫,失眠多梦,迭进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君子汤加减20余剂,疴隋无好转,医院诊断为迷路炎,治疗后病情未能缓解,而求诊于余。症见头晕,视物旋转,耳内似有蝉鸣,终日不休,静卧则舒,双目不能展视,睁眼则欲吐,精神疲倦,形体虚弱,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视其舌质红,苔薄黄,寸口脉弦细数。证属髓海不足,清空失养,阴虚生热,虚火上炎。治拟滋阴补肾。予杞菊地黄汤加减,酌加知柏之属。连服5剂,头晕耳鸣大减,动则欲呕消失,续投15剂诸症悉除。后嘱再服六味地黄丸2次,d,10g/次,早晚用淡盐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按:眩晕是临床常见之疾,可由风、火、痰、虚、瘀等多种原因引起,但要之不过虚实,临证须明辨标本缓急、舌脉之象。此案患者年逾半百,经常伏案,通宵达旦,暗耗肾阴,致发本病。故施以滋阴补肾之法而愈。

2、腰痛案

患者女52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年,加重3月,于年3月20日就诊。患者从年春起即觉腰部疼痛,僵硬状,活动不便,每劳累后痛增,严重时行走困难,弯腰不便,需人捶打觉舒,自觉腰部发冷,得温觉舒,屡进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品则痛可减轻,但停药则加重。检查:腰椎两侧均有压痛,腰部活动不灵。x线摄片示第2、3、4、5腰椎前、后缘均有程度不同骨质增生。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脉症合参,因年老肾精亏损,肾阳衰退,寒湿之邪乘虚袭人,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蕴于骨骸所致。治以补肾壮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拟肾气丸加昧:熟地25g,淮山药l8g,山茱萸15g,泽泻9g,桂枝6g,丹皮12g,炮附子9g,桑寄生12g,杜仲12g,牛膝18g,细辛6g,15剂。骨刺片6片/d,3次/d,开水送服。年4月6日复诊:腰痛明显减轻,活动较前灵活,腰部发冷消失,精神转佳,舌象同前,脉沉细有力。效不更方,续前方20剂而愈。年冬随访,腰痛未复发。

按:本案主要抓住其腰痛,腰部常有冷感,劳累后痛增,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投以肾气丸温补肾阳,加杜仲、牛膝、桑寄生、细辛强筋壮骨,温经止痛。骨刺片有补精益髓、壮盘健骨、通络止痛的功能,对骨质增生病变具有抑制和防止扩大的作用。采用汤药、片剂同用,迅速获效。

3、血崩案

患者女51岁,年6月30日初诊。病者已至更年期,1年来月经不调,近3个月来出血量甚多不止,曾在某医院妇科检查,阴道、子宫及附件未发现明显异常,丙酸睾丸酮及止血药处治疗7d而无显效,经人介绍前来余处诊治。患者呈贫血状态,血红蛋白72g,LJ,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尾闾骨部酸痛,痛则经血增多,心烦发热,口干不欲食,双膝酸软,经色淡红,精神疲倦,言语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少津,脉象浮大,按之空豁。辨证为肾阴亏耗,肝火上燔,营血不得潜藏。治以补。肾摄纳,清肝止血。拟左归饮加减:熟地黄25g,山茱萸15g,生地12g,党参15g,煅龙骨15g,煅牡蛎18g,白芍15g,焦栀子12g,海螵蛸18g,黄芩15g,丹皮12g,陈棕炭18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甘草9g。服药3剂,流血、心烦、口苦大减,仍腰膝酸软、神疲纳呆,此肾阴渐复,肝火稍清,以上方加山药18g,芡实15g健脾固摄。服药7剂血止,纳食增加,原方去棕炭、海螵蛸、黄芩,加龟胶20g(烊化兑服),10剂后自觉症状消失,面色红润,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上升至g/L。

按:崩漏日久,。肾阴营血亏耗,水不涵木则肝阳亢而血不潜藏,故出血不止。尾闾部为督脉所司,与肾脉相通,肾虚则封藏不固,冲任失调,酸痛则下血乃肾阴无以固摄,督脉失却濡养所致。故用大补。肾阴,柔肝清热,佐以固摄之剂,病获痊愈。

4、虚劳案

患者女34岁,年4月3日就诊。自年春起自觉头昏,身倦乏力,骨节酸痛。尔后脱发明显,兼见皮肤青紫斑块,性欲减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86白细胞2.8×/L,中性0.56/L,酸性0.06/L,淋巴细胞0.38/L。拟诊为白细胞减少,给予服用肌苷、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c等月余无效。至医院行骨髓检查,符合白细胞减少,增生不良诊断。予安粒素丸配前药服用1个月,补中益气汤加减20余剂,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纳食不振,咽干,伴头痛,月经量少,色淡。查:毛发稀少,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沉细而弱。辨证为肾阴肾阳俱虚,气血两亏,脾阳不运兼有血瘀。予以补肾健脾、益气补血、活血之法施治。药用菟丝子15仙灵脾12生、熟地各15,鸡血藤30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5g,枸杞子12g,太子参30g,赤芍12g,薏苡仁15g,川芎9g。5剂后咽干、骨节酸痛减轻,纳食增加,予原方服用20剂,皮肤青紫斑块,头昏、头痛、神疲乏力之症消失,经量较前增多,脉细但较前有力。白细胞上升至4.2x/L,续用上方去赤芍、鸡血藤加鹿胶15g调治2个月,血常规恢复正常,多次查白细胞均在6.2×/L以上,诸恙均逝。

按:白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病之一,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病因错综复杂,但总不外乎外邪和内伤。外邪包括病毒、细菌、药物、毒物、放射线等;内伤则取决于禀赋体质的强弱及情志所伤。外邪、内伤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成为白细胞减少症难治的因素。临证关键在于辨识其顺逆,明了其标本,了解其病势,详察其主次,分清其病位,予以施治,方获效迅捷。

5、讨论

补肾法之运用范围甚广,临床各科之病症在出现有肾脏虚损症状时,均宜采用此法而治之,但须注意如下几点。

5.1病邪方盛,正气未衰或正虽虚而邪未罢者,如气滞血瘀、痰凝食滞、湿热郁阻、表邪未解、热势充斥等均不能使用补肾药物,以免胶滞病邪,郁阻气机。

5.2肾恶湿而喜润,脾恶湿而喜燥,临床上。肾阴虚而脾胃功能较差者,用药最为棘手,宜于补肾药中参入莲肉、淮山药、麦芽、鸡内金等醒脾之品,脾肾兼顾,滋而不滞。如脘痞纳呆则宜先补脾胃,藉后天以养先天。

5.3壮阳药收效较速,滋阴药收效较缓,慎守勿失,方能奏效。如服多剂无效,则宜改弦易辙,防致贻误。

5.4阴阳相互为用。作者经验,临床上有阴虽虚而用地冬嫌其腻者,易以女贞子、何首乌;阳虽虚用附桂嫌其温者,易以巴戟、淫羊藿,则滋而不腻,温而不燥,有阴阳相兼之妙,而无太过不及之弊。









































白癜风治疗价格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zz/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