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年医脉通肿瘤科好文精



导读

年已进入尾声。每到辞旧迎新之际,也许你会感叹白驹过隙,也许你会遗憾故事太短。医脉通肿瘤科将陆续对年我们发布的热门文章、指南共识等进行分类盘点,以飨读者。请跟随小编一起,盘点我们的——临床实用篇。

1

一文解读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更新要点

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于年1月1日在全球启用。自年AJCC癌症分期系统第1版发行至今已历时40年,从不断细化解剖学TNM信息为基础的宏观分期,到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微观因素,本次更新特色是推动了临床肿瘤学预后和预测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点击进入一文解读AJCC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更新要点

2

一文解读孤立性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处理

根据最新第8版肺癌AJCC分期,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定义为M1即第Ⅳ期。

理论上,该期肺癌属于不可治愈的肺癌,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延长生命同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但有不少的临床证据表明,该期肺癌存在一个孤立性转移的亚型,鉴别出这一亚型的肺癌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将会给这一类型的肺癌患者带来最好的临床获益。

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指的是单一器官单一病灶的转移;同期发生的两个器官各自单一病灶的转移不属于孤立性转移,转移灶≤5个即定义为寡转移。

3个月内发生的孤立性转移称为同期孤立性转移,超过3个月的称为异期孤立性转移。

常见的孤立性转移部位为脑、骨、肾上腺等。孤立性脑转移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为15%,肾上腺转移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为25%。

点击进入一文解读孤立性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处理

3

图表│一文搞定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诊与治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anemia,CRA)主要是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

年中国CRA调查显示,共有例肿瘤患者有血红蛋白记录,平均血红蛋白为(.48±19.64)g/L,CRA发生率为60.83%,其中轻度贫血40.84%,中度贫血15.67%,重度贫血3.47%,极重度贫血0.84%。

不同的肿瘤类型和分期,贫血的发生率不同,在淋巴瘤、肺癌、妇科和生殖泌尿系肿瘤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60%,在多次接受化疗和放疗的患者其贫血发生率高达70%~90%。

点击进入图表│一文搞定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诊与治

4

癌症疼痛之阿片类药物使用大全

疼痛是癌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Meta分析显示,59%的患者在抗肿瘤过程中报告疼痛,64%的进展期患者报告疼痛,33%已治愈患者报告疼痛。疼痛也是最令患者畏惧的症状之一,长此以往,疼痛将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心情、社交及家庭活动。

近年来,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三阶梯”止痛运用的越来越娴熟。今天小编对“三阶梯”止痛中的阿片类药物进行了详细整理,助您轻松完成药物转换。

点击进入癌症疼痛之阿片类药物使用大全

5

史上最全的癌症呕吐处理方案

在癌症患者中治疗恶心和呕吐前应进行完整的评估,包括恶心/呕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相关活动,以及是否存在厌食症或恶病质。

留心药物史,应包括任何可能造成的恶心/呕吐的处方药或非处方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生素、阿片类镇痛药和口服铁均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还应注意近期或远期的化疗和/或放疗史。

体格检查应包括对腹部疼痛或压痛的详细评估,以便发现可以引发恶心/呕吐的器质性原因——例如肠梗阻,炎症或胃瘫。应注意任何腹胀、肠鸣音异常、腹水、肝肿大或脾肿大。

应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系统体征(如提示颅内压升高或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视神经乳头水肿)。眩晕和眼球震颤是前庭神经炎(迷路炎)和其他前庭功能障碍的典型症状。

点击进入史上最全的癌症呕吐处理方案

6

这5种特殊临床类型乳腺癌,从诊断到治疗一文囊括

特殊类型乳腺癌具有不同于一般常见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在诊断、治疗、预后上有特殊性,不能套用常见乳癌诊治模式,肿瘤医师应掌握它们特殊的诊治原则。特殊类型乳腺癌种类较多,发病率低,本文就临床上较为常见的5种特殊类型乳腺癌进行简要介绍。

点击进入这5种特殊临床类型乳腺癌,从诊断到治疗一文囊括

7

一键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常用药物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化疗药物在不断改良,各类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继问世,不仅减轻了传统化疗带给患者的痛苦、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期。肺癌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治疗策略及药物应用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此给大家简单介绍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化疗药物及其不良反应。

点击进入一键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常用药物

1

一键收藏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全记录

HER2靶向治疗的推出大大提高了HER2+乳腺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并为各个阶段都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得益于多种治疗方案,很多女性患者可以与癌症“友好”相处。

确定哪些患者能从标准一线方案以外的治疗中受益,以及哪些新的HER2靶向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合适的,是乳腺癌治疗的第一步。识别哪些是可接受标准治疗的低风险患者,哪些是应接受额外治疗的高风险患者,对于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点击进入一键收藏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全记录

9

精准时代到来,盘点胃癌的常见靶点及靶向药物

胃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的第3位,多数胃癌患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尽管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延长总生存期,但不良反应较突出。随着靶向治疗的兴起,胃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渐崭露头角。目前针对胃癌的靶点主要包括EGFR、HER-2、VEGF、VEGFR、mTOc-MET、HGF等,但临床疗效仍不尽人意。

点击进入精准时代到来,盘点胃癌的常见靶点及靶向药物

10

一键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全身治疗策略

脑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很常见,大约30%~50%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若无相应治疗,其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

目前NSCLC脑转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包括全脑放疗(WBRT)、立体定向放疗(SRS)]、化疗等。

单纯手术切除脑转移病灶可有效缓解肿瘤压迫,但术后颅内局部复发率较高;WBRT或SRS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患者往往难以忍受放疗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而大多数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进入肿瘤组织,因此限制了全身化疗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

由于预后不良和治疗方案选择有限,亟需开发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策略。

基因突变对应的靶向治疗已经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深远获益,包括预防或延迟脑转移的发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癌基因驱动的肺癌和脑转移患者显示出了不错的前景,并且与新型放疗技术相结合,正在推动NSCLC脑转移的治疗和预后的快速发展。

点击进入一键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全身治疗策略

11

肿瘤科11大类常见不良反应分级一览表

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作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随治疗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可忽视,临床上很多不良反应是致死性的,所以早认识,根据严重程度分级,尽早治疗对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是有明显改善的。

目前不良反应分级主要参照CTCAE第四版,共分为5级:

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仅为临床或诊断所见;无需治疗。

2级:中度;需要较小、局部或非侵入性治疗;与年龄相当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3级:严重或者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但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导致住院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致残;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4级: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5级:与AE相关的死亡。

点击进入肿瘤科11大类常见不良反应分级一览表

12

这些化疗药物的预处理,你不可不知

临床用药

化疗(Chemotherapy)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时,为了预防某些特殊并发症发生,比如培美曲塞导致的贫血、伊立替康导致的腹痛、紫杉醇导致的过敏反应、异环磷酰胺导致的出血性膀胱炎、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等,都会在化疗前进行预处理,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点击进入这些化疗药物的预处理,你不可不知

临床用药

13

一文纵览

5大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铂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癌机制和广泛的抗癌谱,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的化疗药物之一,作为基本药物被广泛用于肺癌、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

点击进入一文纵览

5大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14

一文鉴别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是是非非

蒽环类药物包括柔红霉素(DNR)、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喃阿霉素(THP)、阿克拉霉素(ACM)等,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等。蒽环类药物的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不可或缺。

刚进肿瘤临床医师经常会混淆它们,比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多柔比星、阿克拉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阿柔比星、伊达比星、氨柔比星等,首先就会被药物的名称给弄含糊了,傻傻的分不清。但如果你理顺了,就不会了,其实,阿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比星、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阿克拉霉素=阿柔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伊达比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

点击进入一文鉴别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是是非非

15

ALK阳性+脑转移的NSCLC患者该如何选择靶向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约85%,NSCLC极易发生脑转移,约9%的NSCLC患者首诊时已发生脑转移,而在NSCLC疾病进程中,即便经过现有标准的治疗,最终仍有40%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

点击进入ALK阳性+脑转移的NSCLC患者该如何选择靶向药?

推荐阅读

1.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从治疗时机到方案选择,这6个问题你要知道

2.免疫+化疗一线治疗NSCLC对比单纯化疗的优势分析汇总

3.悦然读IO

肺癌脑转移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by/1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