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四十腰五十肩quot六十
小心“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这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谚语,但从中医血脉运行观点来看,这一点也没错。许多民众在步入中年、年过四十之后,都会觉得容易疲倦、腰酸背痛,但几乎每个人都会自我解嘲,反正年纪大了,就会出现一堆问题。
事实不然,到了四十岁,腰突然不行了、易酸无力,这就是一种警讯!
腰部的「命门」,潜藏人的生命力
中医师李深浦指出,二十几岁时,精力充沛旺盛,属于「腰旺」阶段,从中医角度来看,腰部的「命门」就等于是人的第二颗心脏,潜藏著无限的生命力。
因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集中在命门,也就在腰部。如果腰部有所支撑,充满了力量、元气及灵动,即使超过了四十岁,还是可以抱重物,与年轻人一样。李深浦表示,「命门」就是俗称的丹田,如果丹田有力,就可以产生一股阳气,藉而推升血气至心脏。这股力量彷佛从地下直窜,齐涌而生。
依照传统中医典籍来看,男人每八年就是一个新周期,进入四八年龄(三十二岁)之后,如果没有节制,仍旧让心玩弄著身体,例如,飙车、熬夜、打电动,或是沈溺于性爱欢愉之中,就算年轻时元气充沛,但到了五八年龄(四十岁),体能就可能过度透支、消耗殆尽。
提早衰老,丹田、肾气已消耗
李深浦指出,如果没有过度消耗体能、元气,几乎每个人都能活到八十岁以上。如果年少时,不停地耗损精力,如同在挖自己健康的墙脚,不管根基有多扎实,总有一天会出问题。例如,有人还不到四十岁,就一身病,中风、洗肾、心脏病,这对适值壮年患者来说,确实是人生一大挫败。有些更是年纪轻轻,心脏就出现问题,动脉血管狭窄。
李深浦解释,之所以会如此提早衰老,主要原因就是丹田、肾气已消耗得差不多。「命门」与肾之间有何关连?肾主丹田元气,主要用途在于造血。若肾气不足,就应该补肾壮阳。
到了四十岁,在性爱频率上,应有所节制,如果太执著,顺著自己欲望而走,性爱频率过高,尽管享受到短暂的刺激及爽快,但这对身体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
该如何让自己命门充满能量呢?
李深浦建议,腰部应该经常运动、活动,只要一动,就会产生热量,所以每天都应扭扭腰,活动活动腰部的筋骨。
另外,人不能太随性,玩弄自己身体,上了年纪,应该多所节制,量入为出。赚钱固然重要,但人生不应该只是赚钱,应该还需要赚精神,也就是说,白天忙于赚钱,但晚上一定要好好休息、睡觉,赚(养)精神。
李深浦表示,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就应该好好休息,尽量放松,与家人朋友聊天,或是品尝一些醇酒。早点睡觉,让身体充分获得休息,如此一来,腰就能得气。
对于喜欢至夜店,沈溺于性爱游戏的中年男性来说,四十腰是一项警讯,不要以为腰部酸痛、容易疲倦,只是小问题,反正年纪大了,身体许多部位都会老化,而忽略了背后潜藏的危机。
李深浦强调,如果放任肾气流逝,没能适时补气,改善生活态度,就算年轻时奠定了多么稳固强健的身体底子,还是可能会透支,四十腰之后,就接著有五十肩,到了老年,可能就会百病缠身。
血气不顺、三阳气受阻容易产生五十肩
五十肩为四十腰的延伸,一旦腰部「命门」的能量无法延伸至背脊,就可能造成五十肩,严重时连抬手拿东西,或是连简单的洗头、洗脸等动作,都成了困扰,无法自理,确实会造成生活上诸多不便。
「三阳气受阻筋络失养」
中医师李深浦指出,腰部命门的能量主要来自肠胃,人类在摄取食物后,透过肠胃消化运作,就会产生热量。能量是否能够从腰部延伸至背脊、四肢,最主要关键就在于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阳气的能量是否充沛?而后腰至肩膀的筋络是否畅通无阻?
如果三阳气的运行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气血不畅、不通。此时,只要手部一用力,就会出现毛病,例如网球肘、五十肩;反之,如果三阳气充足,就能够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李深浦指出,如果肠胃的三阳气不足、弱掉了,就会影响热量的摄取。最明显的就是,运动之前,喝一大杯冰水,影响了肠胃气血的正常运行,就会导致肠胃气虚,且容易伤及肠胃功能。
现在人怕胖,吃东西时,挑三检四,不少人热量摄取不足,担心营养成分不够,于是每天都会补充一颗综合维他命。不过李深浦认为,光吃维他命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吃些粗食。
饮食西化,越来越精致,但精致的食物反而阻碍了肠胃三阳气的运行。三阳病多属表、热、实证,治法应以袪邪为主。大肠产「血」、小肠生「气」,「血」与「气」缺一不可,而多吃一些五谷杂粮等富含纤维质的粗食,有助于补充三阳气。
李深浦指出,如果有四十腰,容易腰酸背痛,腰围变粗,如果三阳气往上升时,受到阻碍,或是三阳气过虚、弱掉了,都会造成五十肩。如果真的出现五十肩,就必须接受长期复健,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身体健康,就可以玩一辈子!」
李深浦强调,赚钱是买不到精神、气血。在工作之余,务必好好休息,不能盲目地追求快乐及刺激,毫无节制地玩弄自己身体。
李深浦认为,凡事一定都需有管制,讲求中庸之道,不要长期熬夜,让自己太累。好好爱惜身体,适时保养、充分休息,才能让身体玩久一点。年纪越大,更要注意身体保养。
许多年轻人在性爱结束之后,全身放松,加上身体疲倦,一下子就睡著了,但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性爱已不是一种助眠剂,即使与人发生亲密性行为,身体劳累,但翻来覆去,还是睡不著。
李深浦解释,性爱结束后,仍无法好好入睡,这就是性生活、性能力下降的一种表现。年轻人身体强健,肾气丰盈,内在复原力量相当强大,所以可以倒头就睡,恢复情况非常快,醒来又是一条活龙。反观老年人就不行了。
如果能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自己身体,多所节制,那平时不见得就需服用补药或是食补。有些人一边食补,一边继续荒诞无忌地过生活,无疑提早让自己身体衰老,等于是自掘坟墓。
「中医就是一部人体气化学!」
李深浦认为,如果身体不幸被玩坏了,才需要服用药物,接受治疗。从中医立场来看,透过中药辅助,可以打开筋络,增加气血,畅通所有的障碍当然也能减少五十肩的困扰。
气血不足小心六十耳引发耳鸣眩晕
「啊!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
不少老年人听力都不好,总要旁人附在耳朵旁边大声喊叫,才听得到。电视、收音机声响也超大。由于听力受损,自己也成了大嗓门,讲话声音越来越大,而这一切就是古书所说的「六十耳」。
脑部有如一个蓄电池,中医师李深浦指出,需要不断地充电,才能保存能量。如果肾气虚弱,气血无法从腰部行运至耳朵、五官等高能量精神部位,最主要症状就是耳背。
肾气太虚,毛病丛生
如果肾气太虚,毛病丛生,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到了六十耳时,血气不顺,听力就会大不如前,听力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容易耳鸣、眩晕。
肾气若不足,到了老年,潜存于脑部的能量就会不够。血液中的气不足,耳边就容易嗡嗡作响,产生耳鸣,影响听力,严重耳鸣者到了晚上,还会因此睡不著,饱受失眠之苦。
现代人经常过度用耳,有些几乎天天随身带著MP3、随身听,搭捷运、公车时,几乎每个人都在听音乐,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听力受损。要是气血又不顺,受到了阻碍,听力障碍就会更明显。
肾主管了耳朵、耳咽管,如果肾气受阻,就会影响内耳压力。如果多多运动,让气血循环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即使到了老年,也不会出现耳鸣、眩晕,且拥有不错的平衡力,不容易跌倒。
小肠生「血」,血液中的气的多寡,是否充沛?这关乎著血气运转畅通。只要肾水充盈,全身体液就会正常分泌,就算到了60、70岁,还是活动力充沛,听力正常,心脏没问题,如同一个「年轻」的老年人。
如果可以保持气血的通畅,就能延缓老化速度。有人到了60岁,才出现五十肩,不仅身体健康,外表看起来,比同年纪的人更年轻、有活力。
反之,如果不能持盈保泰,肆意挥霍内在的能量,追寻短暂的刺激,流连于声色场所,无法节制性行为,任由欲望带著身体而走,则身体一定会提早衰老,或许四十多岁的人就会耳鸣,出现六十耳。
「人的一生似乎都是为了性而活!」
传统中医的中心思想就在于「心」,心会主导身体情况。尽管天命不可违,老化是必然的现象,但只要保持著一颗无慾的心,不要让欲望支配著身体,还是能延缓老化的情况。
李深浦感叹地说,年轻人血气方刚,性爱频率极高。即使到了老年,还是有人「性」致勃勃。晚年时,需要孩子奉养,而小孩也是从性爱而来。如果能够节制,让血气经常保持畅通,相信六十耳的症状就能延后出现。
不管哪里痛两穴就搞定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一、合谷-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体会)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四、支沟-阳陵泉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五、外关-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气海-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七、合谷-内庭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八、中脘-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九、中渚-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十、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十一、膻中-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 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十二、鱼际-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十三、外关-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十四、印堂-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十五、归来-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十六、太溪-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十七、阳谷-侠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曲池-上巨虚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二十、风池-昆仑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二十一、头维-列缺
(功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 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二十二、命门-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 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 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二十三、中渚-后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 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二十四、百会-涌泉
(功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 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f/3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眩晕之神经系统伴随症状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臭氧对颈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