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眩晕的通窍复位法



治疗眩晕的通窍复位法

作者:陈边防

通窍复位法是我年自创的治疗眩晕的疗法。至今已治愈两百多眩晕患者,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绝大部分一至两次治愈。我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或许太顽固的眩晕病例没让我遇到。

今年五月治疗一位87岁女性重症眩晕患者,眩晕病史五年。同时患有颈椎病,骨盆错位明显,长短腿差距五厘米。通窍复位法、整脊、调骨盆同时进行,每次疗效显著,却不稳定,二十多次治疗才治愈。八月份又复发,这次我重点调骨盆,将长短腿差距调至两厘米,五次而痊愈,至今眩晕没有再复发。

通窍复位法:1.患者坐在治疗床中央,双腿平放于床上,双手分别放在两侧大腿上,手背覆盖毛巾。用一指禅指针手法同时点按患者两侧中渚穴两分钟。2.让患者快速仰面躺下。问患者哪侧耳朵不舒服。将患者头快速向患侧转45度角,保持不动。再按中渚穴两分钟。3.将患者头快速向健侧转90度,与床面成向上45度角,保持不动。再按中渚穴两分钟。4.将患者头快速向患侧旋转度角,与床面成向下45度角,而且让患者整个身体跟着同步旋转90度,保持不动。再按中渚穴两分钟。5.让患者向健侧转身度,转头度,与床面成向下45度角,保持不动。再按中渚穴两分钟。6.扶患者快速坐起。再按中渚穴两分钟。手法完毕。此时问患者:“耳朵和鼻子通了,还是和嗓子通了?”得到肯定回答,说明疗效非常好,否则疗效不理想。在第1和第6步骤的两次坐位治疗期间,可用两手心按紧患者双耳,快速拔起一至两次。

通窍复位法,借鉴了西医耳鼻喉科的耳石症手法复位。西医耳鼻喉科的耳石症手法复位,九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国内有大量研究报道。国内外学者经科学研究证实,耳石症占眩晕总数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而且都是重症位置性眩晕,确诊耳石症,经耳石症手法复位,一至两次就能彻底治愈。通窍复位法的复位没有实际意义,快速转换头部体位,让半规管内的物质获得一个冲击力,达到通耳窍的作用。

通窍复位法与耳石症手法复位的区别在于:1.通窍复位法,增加了中渚穴点穴按摩,我在临床中发现点按中渚穴有通耳窍的作用。通窍复位法,不仅治疗眩晕,对耳鸣、耳聋也有显著疗效。2.通窍复位法让患者头部平放于床上;耳石症手法复位,让患者头部悬于床外下垂30度角。前者可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痛苦。3.通窍复位法可治疗一切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仅治疗眩晕中的重症,而对轻度眩晕无效。4.通窍复位法步骤多一点,是因为没有精确定位,所以对诊断要求不高,只要病人有眩晕的主诉,别的不用考虑;耳石症手法复位,通过科学诊断,精确定位,精确复位。

耳石症手法复位,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疗法,能让耳石精确回位,治疗成本低,疗效确切。

引进耳石症手法复位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患者很少有人能得到实惠。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术问题。眩晕的住院费用上万元,而手法治疗费几十元。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因为中国整个医疗行业就是扭曲的。我不止一次遇见拒付患者,他/她们已经花去了太多的钱,经受了太多的痛苦,我用非常简单的方法给他/她治愈了,反而招来迁怒。这是从骨子里表露出的怨恨,对医疗行业的怨恨。这个时候我没有底气,因为我就是一个医疗从业者。

下面是我从网上下载的耳石症手法复位的资料。

耳石症手法复位:

1.让患者头向患侧侧转45°,仰卧后,头与床成30°悬于床头外。

2.头转向健侧呈45°。

3.保持头与躯干的关系不变,向健侧转°,使脸朝下45°。保持体位,扶患者坐起,头转向正前方同时头前倾20°,头部直立,使耳石还纳入耳石囊。在整个复位过程中,部分患者会随体位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医生要告诉患者不要紧张。这其中每个体位保持1~2分钟至眩晕及眼震消失。待眩晕症状消失,缓慢坐起,正视前方。

复位成功后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即为痊愈。大多数耳石症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能痊愈。

对于耳石症的患者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Epley法是一种特殊的复位方法,安全有效,简单经济,复发率低。

手法复位治疗后,建议患者在2小时内尽量保持直立头位,睡眠时建议高枕睡眠,抬高头部。一星期症状不会再出现,即为痊愈。对仍有眩晕发作的患者应再次行手法复位治疗。大多数耳石症患者经1~2次手法复位后能痊愈。

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眩晕在西医耳鼻咽喉科的诊疗流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百姓为什么得不到耳石症手法复位的实惠。

眩晕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XXX(副主任医师)撰写XX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目录

1临床表现

2常见的眩晕症

3检查

4治疗

5预防

一、临床表现

1.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经颅外段(在内听道内)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其特点为: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眩晕加重明显。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性眼震。通常无垂直性眼震,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向健侧注视时眼震更明显。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见于半规管麻痹。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④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⑤常伴耳鸣、听觉障碍,而无脑功能损害。

2.中枢性眩晕

是指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颞叶病变引起的眩晕。特点:①眩晕程度相对地轻些,持续时间长,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为单一的垂直眼震和(或)水平、旋转型,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眼震方向和病灶侧别不一致,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和平衡障碍程度不一致。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⑤无半规管麻痹、听觉障碍等。⑥可伴脑功能损害,如脑神经损害、眼外肌麻痹、面舌瘫、球麻痹、肢体瘫痪、高颅压等。

二、常见的眩晕症

1.耳石症

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表现眩晕与头位有关,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但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或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可见显著眼震,其眩晕持续时间差别很大,发病后多数在几小时或数日内自行缓解或消失。

2.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呈惊恐状态,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思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患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也消失。

3.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

有眼球震颤而不伴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按临床表现分为:①短暂缺血发作型发作无定时,可一日内数次或数日1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②进展性卒中型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数日后达高峰。③完全性卒中型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明显眼震。数周后症状可逐渐减轻。常遗有听力障碍头晕。

还有其他病变也可导致眩晕,都属于眩晕症的范畴,如:小脑出血、颈部病变、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药物或毒物中毒、炎性脱髓鞘疾病等。

三、检查

1.耳科检查

外耳道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电图、听力检查VEP/BAEP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与前庭系统相关的部分、星迹试验、偏指试验、视力和眼底检查。

3.内科其他疾患引起的眩晕检查

更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如血压、脉搏的测试等。

4.影像与电生理相关检查

头颅CT、CTA,脑MRI、DSA、TCD,心电图,EEG等。

5.血液化验检查

血常规、生化检查。

四、治疗

眩晕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综合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主要治疗有以下方面。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

(2)前庭神经镇静药异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等。

(3)防止呕吐制剂阿托品、山莨菪碱。

(4)利尿及脱水药速尿、甘露醇等。

(5)血管扩张药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川芎嗪等。

(6)激素类泼尼松、地塞米松。

(7)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

(8)吸氧一般用高压氧或5%二氧化碳混合氧吸入治疗。

3.其他治疗

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但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复位治疗,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眩晕类疾病必须有明确定位诊断和适应证。

五、预防

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中枢性眩晕应早期检查MRI、DSA,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

以上是眩晕在耳鼻喉科的诊疗流程,如果在内科,耳石症根本不予考虑。其实,我年第一次听说耳石症,医院的神经内科做陪护。医生说我的家人得了耳石症,他们尽力了,但没法治疗。后来,辗转打听,医院耳鼻喉科,经两次复位治疗而愈。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f/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