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在中南海的日子



年至年,是我难忘的四年。我有幸跟粟裕同志在中南海居仁堂办公,就在毛主席住所的旁边,这是我一生连做梦也没想到的事。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到了人人向往的首都,且到了党中央所在地中南海,怎么能不高兴呢?那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四年时间,每天进出中南海,许多往事历历在目,令我终身难忘。

“中南海欢迎你”

年9月,粟裕从苏联养病回来,住在中南海里面。接待部门对这位久经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给予热情的接待。周总理、朱总司令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到住地看望他、问候池,并讲了毛主席、党中央关于他工作间题的意见。.周总理说:“总参谋部缺人,总参谋部工作需要加强,决定调你到总参谋部工作,总参谋部需要你,中南海欢迎你。”粟裕同志对此竟无思想准备,沉思了一会儿说:“我能力有限,总部的工作难以胜任,最好让我到一个学校做些具体工作,也好借此机会,系统地理一理过去的战争经验和学习研究下未来的战争问题。”总理说:“你不要谦虚了,我们了解你,你打了很多胜仗。战争经验很丰富,完全能够胜任。好,就这么定了,你就做来的打算吧!”又说:“你在这儿再住几天,好好休息一下,回南京后,把工作交代一下,来京报到好了。”粟裕最后说:“组织上决定了,我无条件地服从,无话可说。”

粟裕同志回南京后,谈厂他的工作调动和在苏联的观感。他说,好多人都向往外国,总认为外国好,外国什么都是香的。其实,并不是那样,说一干道一万,还是祖国好。做一个中国人,多么荣耀!在国外,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中国人,好像见到亲人似的,高兴得不得了。尽管彼此互不相识,但亲密的感觉油然而生。看到街上有中国字,也当成宝贝。在外国,寄人篱下,总感到没有国内的日子好过而温暖。回到祖国,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到了中南海,就像到自己的家一样温暖。

年l1月的一个晚上,杨尚昆同志打电话给在南京的粟裕,说毛主席已经正式下令,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催他上任。只听他在电话中对杨尚昆同志说:“我马上就报到!”放下电话,粟裕就告诉工作人员买火车票,做北_L的准备。第三天,粟裕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到中南海居仁堂报到。到北京后,他不分昼夜地协助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主管作战、训练、海空军和陆军特种兵建设方面的工作。

粟裕左手终身残废,埋藏在右胳膊腕子里的一颗子弹一直未取出来。碰到刮风下雨,特别是寒冷的北方,右胳膊疼得比较厉害,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口全国解放前,忙于战争,这颗子弹未能取出。全国解放后,忙于工作还是未能取出。毛主席知道后,亲切地关怀说:“开完刀,取出子弹,再上斑。’这样,医院,由著名外科专家沈克非教授主刀取出。我亲眼看见,子弹红丝丝的,都生锈了。他带上这颗无情的子弹,度过了内战、抗日、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这是历史的见证·作为“珍宝”,他把这子弹装进一个小盒子里,保存在自己的身边,一直到他去世。他不愿交到军事博物馆展览炫耀自己。我在他身边那么多年,也未听他透露过这段历史。

“一切要从头学起”

粟裕同志对进中南海办公高度重视,把这看成是毛主席、党中央在政治上最大的信任。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他考虑碍很周到,对工作人员提出许多要求。他说:“中南海是全中国人民向往的堪.方,毛主席住在里面,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在里面办公,要加倍爱护、关心它。能够进去办公是最大的幸福,不能有丝毫疏忽和麻痹大意,不能出任何一点!司题。出了问题,就等于犯罪,就对不起毛主席、党中央的信任。我们都是刚来的新兵,人地生疏,情况不熟,一切要从头学起。要老老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学,不懂不要装懂,不要出洋相、捅出纰漏来。工作上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凡是毛主席批的红头文件和重要电报,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及时处理,不得延误,要注意处理好同各方面前关系。在日常王作中,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同军委办公厅,中央办公厅、中央机要局、中央警卫局以及军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总之对上对下的关系都要注意处理好,不能有一点松懈。出了差错,不仅是责任问愚:而且工作上的受损失的问题,事关中南海的国际威望,滁不好了。中南海的各项规章制度很严,要严格遵守。警卫护更不用说了,连区域的划分就分成了甲、乙、丙三个等级。丙区不能到乙区、乙区不能到甲区,要按照规定区域通行,我们是乙区可以到丙区。秘书由于工作需要,可以有甲区通行证,通行于甲、乙、丙三区,但无事不要乱跑,以免影响中南海的办公i秩序。进门要主动出示证件,服从警卫的检查,军风纪方面,要服从警卫纠察,不要怕麻烦,不要和警卫发生口角。“连同与39局话务班搞好关系,与公勤人员、炊事班搞好关系他都提到了。听了粟裕同志这一席话,我深知责任重大,不能等闲视之,就暗下决心,做一个合格的中南海人,不给粟裕同志脸上抹黑,也不辜负毛主席、党中央对我们的信任,把本身工作做好,尽自己所能多作贡献。

不知疲倦的人

粟裕是不知疲倦的人,干起工作不要命,战争年代如此,住进中南海后还是如此。栗裕同志住院开刀,伤口还没有痊愈,就提前出院了。他说:“战争结束了,我们的事业没有结束,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我怎么能安心住院呢?我们到中南海办公,也要学习毛主席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战争的高度紧张,生活的艰难困苦,战斗的激烈频繁,以及六次负伤,使栗裕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在紧张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他得了美尼尔氏症,天昏地转,头脚倒置。规模更大的淮海战役,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躺在床上带病指挥战斗,战役结束后美尼尔氏综合症大发作,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参加。此后,还得了高血压,心脏病等,他就是带着这些疾病进中南海卜班的。他全然不顾这些,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工作。他早上班,晚下班,下班铃响了还在工作,不是在批阅文件、电报,就是考虑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尤其是军兵种的建设,或者找人开会,座谈。催他下班,他总说等等,催急了,他说工作要紧嘛,不是下班要紧。他经常头痛失眠,实在难以支持时就用冷毛巾扎头,或者开窗户吹吹冷风。或者把头贴在冰凉的玻璃板上。这种工作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到了实在难以支持时,医尘建议并经毛主席批示,强迫他休息,他才肯休息。他总借休息的机会去走访部队、工厂,农村、学校,他是闲不住的人。为了搞调查研究,从沿海到内地,祖国的东南西北到处留有他的足迹,他给毛主席、党中央写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报告。有一回.他在上海养病,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海上刮着8级大风的日子,他要到崇明岛,要陶勇司令堆备船只。陶司令说,风雪那么大,你身体吃不消,那怎么行?粟裕同志问他:“如果是敌人盘踞的一个出屿,这么大的风雪,我要你去攻打,你去不去?”问得陶司令无话可说,只好乘艇在颠簸中陪他前往。到了崇明岛,夜幕就要降临了.他不进房了,先到岛周围观察一番。陶司今和他开玩笑说:“拿你真没办法。”

两让司令的佳话

谦虚是粟裕同志最大的优点之一,而且是一贯的。过去如此,进了中南海,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更是如此。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部队中流传着粟裕“两让司令’的佳话,就是他谦虚品德的最有力的说明。第一次,毛主席、党中央要他当华巾军风司令,他坚决不当,而让张鼎丞同志当。第二次,陈毅同志调中原,毛主席当面对他说,要他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兼政委,他感到惊讶,当面恳求毛主席,不要让陈毅同志走,他仍任副职。在他再三请求下,毛士席采纳他一半意见,陈毅的三野职务不变,人还要走,而他代司令代政委。这种在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的事.粟裕同志做到了。

粟裕戎马一生,打了很多胜仗,立了许多战功。毛主席、党中央以及人们给子他高度评价,刘伯承说他是常胜将军,陈毅说他出兵愈山愈奇、打仗愈打愈妙。刘少奇说他歼敌最多。毛主席除了多次表扬他外,还说他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他自己则谦虚地说:”粟裕戎马一生,打了很多胜仗,立了许多战功。毛主席、党中央以及们给子他高度评价,刘伯承说他是常胜将军,陈毅说他出兵愈山愈奇、打仗愈打愈妙。刘少奇说他歼敌最多。毛主席除了多次表扬他外,还说他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他自己则谦虚地说:‘所有这些都是毛主席、党中央英明领导和广大指战员英勇拚杀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功劳应记在党的账上,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他从来不谈个人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我问他也不说,总说这是过去的事,谈这些干什么。在中南海时,许多新闻记者娶采访他,他都要我们婉言榭绝。

他从不愿意出头露面,不愿意报纸上报道他,不愿意摄影记者摄他的镜头、遇到有这种场合,他总是远远地躲开,他对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十分尊重。有问题总是事先请示,事后报告,不光是书面报告.有的还当有的还当面请示报告。那时.他在中南海吃午饭,碰到少奇、周总理、朱总司令,有问题就当面请示。毛主席在丰泽园住,有了问题就亲自到毛主席那里去。当时黄克诚、陈度、张宗逊等副总长都在中南海办公,粟裕总是把他们找到块商量事情,或者亲自跑到他们办公室商量,从不独断专行。他对下级和蔼可亲,从不盛气凌人。那时的军委机关很精干,人数很少,但效率很高。

粟裕的谦虚不是说有不同意见就不提了,为了党的事业,他对上级有不同意见,还是提的,从不唯唯诺诺,人云亦云。豫东之战,是粟裕有不同意见向毛主席、党中央提出来的生动写照。当时毛主席下令要他率一、四、六三个纵队下江南,吸引相当部分敌人到江南去,以减轻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压力。而他从全局、从长远考虑,一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积极做下江南的准备工作,不违背毛主席的意图,另一方面又充分阐述了不去利多弊少,可以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建议。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田,审时度势,采纳了他的建议。

群众的贴心人

为了帮助中央、中央军委了解情况,他除了上班、开会、跑机关、下部队搞调查研究外,有时晚上还抽空乘二轮车、乘公共汽车到普通群众中了解情况,体察民情。用他切身体会的话说,这样好处多,可以听到机关听不到的声音.了解在机关了解不到的情况。而这些部是群众的心里话、肺腑言,情况真实可靠,可以帮助上面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此,他多次向毛主席、党中央写报告,反映群众疾苦。有一次,他从地安门乘

三轮车去天桥体验生活。到了夜里十一点半,还不见人回来,我们就急了,到处打电话问。凡是我们认为他可能去的地方,电话都打过,都说没有。他到哪里去了呢?真叫人纳闷儿。警卫处到处联系也毫无结果。我们的电话还没打完.他不声不响地乘三轮车回来,这才使我们放了心。我当即向他提出意见说:“你连个警卫人员也不带,出了问题我们吃不梢,负不了这个责任,太危险了。”他说:“没关系,你们尽管放心,不会出事的,我的目标小,不像朱老总、陈老总那样目标大,人家认不出来。再说,瑞典、挪威的首相都夹着皮包乘坐公共汽车上班,难道我们就不行,我们的命就比人家的命宝贵?”之后他常常步行在大街、小巷、商店、公园,体验群众的生活,做群众的贴心人。

为我见毛主席出主意

栗裕是个很仟仔细的人.连我想看毛主席的事部想到了,真可谓关怀备至。他知道我没有见过毛主席,也深知我想见毛主席。年初的—个傍晚,他在院子里散步碰到我说,你不是想见毛主席吗?我给你出个主意,毛主席每个星期六晚上都要到春藕斋跳舞,你晚饭后去一定能看到。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早早吃了晚饭,大约6点多钟就提前去了。约7点半,一个高大身影从春藕斋南面进来了.距我越来越近,定睛一看.不禁自言自语地说:是毛主席!是毛主席!我激动得要跳起来。继毛主席之后不久.朱总司令、少奇同志也来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首长.—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毛主席坐下来后,几个女青年围坐在他身边。乐队开始奏起《彩云追月》,于是毛主席开始跳起舞来.我看呀!看呀!把我都看呆了,心中只有毛主席,别的什么都不想了。一场跳完,毛上席坐下休息,突然目光朝着我来,发现我坐在那儿老是不动,就用浓重的湖南口音慈祥地问我;“你怎么不跳舞呀?”我心里扑通扑通直跳,说我不会跳,我不是来跳舞的,是专门来看您的。毛主席说:“我有什么好看。”还问“你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我是栗裕办公室的。”老人家频频点头。我一直看到舞会结束,约9点多,等毛主席走了,才依依个台地离开。当晚我兴奋得久久不能人睡。入睡了,进入梦乡.梦中又见到了毛主席,兴奋把我从梦中惊醒。第二天,栗裕同志问我:“看见毛主席没有?”我说看见了。他也很高兴,并说,那就好。还有一次,粟裕同志发了一张梅兰芳在怀仁堂演《园王别姬》的票,知道我没有看够毛主席,又让我去了。他还说,毛主席经常用霸王别姬的故事教育大家。七点半.毛主席来了,室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毛主席举起他的手掌示意,叫大家坐下。他老人家坐在第一排,第二排坐有罗荣桓、萧劲光、徐诲乐等。我坐在第三排,看得清楚极了。以后我又多次见到毛主席:在游泳池里碰到毛主席,也看到他老人家在室外散步,在海里划船.毛主席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坎里。

情系中南海

年,国防部大楼在北海西边的旃坛寺建成,我们就从中南海的居仁堂迁到旃坛寺大楼办公。在中南海呆久了,情况熟悉了,感情也滦了,工作人员都舍不得离开。这时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粟裕同志从表面看不出来.但当他发现工作人员留恋中南海时,又给大家做工作说,进中南海是工作需要.到国防部大楼办公也是工作需要。还说:“你们留恋中南海,我也留恋中南海,但要服从大局,因为整个机关都要搬嘛,不搬不行!我们人虽离开了中南海,至少心没有离开,感情没有离开。”我跟随粟裕同志在中南海办公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仍记忆犹新,深情永寄心底。

==========关于我们===========湘军旗粟裕研究中心()湘军旗粟裕研究中心宗旨:中华战神、无冕元帅粟裕思想、精神及战例、兵法研究和宣传及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y/1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