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爱耳日关爱听力健康,助力听觉防护



不知不觉中,春天来了,年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也是我国第22个爱耳日。今年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HEARINGCAREFORALL)

筛查、康复和沟通是这次爱耳日的关键词,呼吁全人类采取行动,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损失和耳部疾病问题。

无论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听力健康,好的听力和沟通在每个年龄段都非常重要。

关爱听力健康,助力听觉防护

HearingProtection

拥有健康的耳朵,听见世界的美好。洋洋盈耳、余音绕梁、珠圆玉润……都是形容美好声音的语言。

婴幼儿听力损失,他将不能接收到外界的声音,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成年人听力损失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老年人听力损失会加重老人的孤独感,加剧认知障碍,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率。

提高听力损失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自觉采取有利于听力保健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听力保护的措施,您了解多少?

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作息规律,不熬夜,忌烟酒,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饮食,对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不管是眩晕还是耳聋,着急、生气、疲劳、熬夜都是诱发因素。

远离噪音

02

我们生活环境中到处存在噪音,马路噪音、工作环境中的电器背景噪音、职业噪音暴露、个人娱乐设备噪音等等,都是造成听力损失的风险来源。提倡大家养成好的用耳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避免长时间用耳机,也做到尽量不要产生噪音。

耳部炎症性疾病的早治疗

03

长期慢性中耳炎会影响中耳的传音功能,导致听力下降;迷路炎会影响内耳感音功能,导致不可逆的听力减退;外耳道炎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鼓膜、中耳的感染,提醒大家,当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耳部发生炎症时,应及早就诊,控制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因此积极治疗鼻、鼻咽部疾病对于预防分泌性中耳炎也很重要。

注意耳损伤

04

很多人喜欢茶余饭后掏掏耳朵,觉得这样很舒服,却不知道用尖锐的物体掏耳朵可导致外耳道皮肤、鼓膜、甚至更深耳部结构受损,引起疾病。外耳道有自洁功能,大部分耳屎可自行排出,对于耳屎堵塞外耳道引起耳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理。

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05

风疹是听力障碍的可预防病因之一,育龄期妇女进行正规的疫苗接种可大幅度减少此类听力损失的发生。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听力损失常不易被察觉,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传播。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06

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就是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使用时应注意听力或者耳鸣的变化,如果近亲属中有耳聋患者的更要注意,因为如果有遗传性线粒体异常的话可以出现“一针致聋”,敏感者甚至使用相关药物滴眼后就会出现耳聋。

进行遗传咨询,耳聋基因筛查和诊断

07

中国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携带率非常高,年轻夫妇在婚检或生育期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及早预防和干预,有效预防耳聋的发生。

孕期应积极避免病毒性感冒。特别是孕早期,正好是耳部结构发育的时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耳部结构发育的异常,从而出现耳部畸形或者听力异常。

新生儿听力筛查

08

我们的语言发育黄金时期是在1周岁以前,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认识世界,孩子们会把听到的声音输入到脑袋里面并储存起来,储存的越多,那么开口说话就越早。所以,一定要尽早给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发现听力问题越早治愈效果就会越好。如果到6岁后才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康复效果就会不太理想。新生儿出生2天后可进行听力筛查,初筛不通过的孩子应42天以内做复筛,复筛仍然不通过的孩子就需要转诊到有条件医院做详细的听力学检查评估听力。需要注意的是,仅仅一次观察结果是不行的,一次只能代表孩子的现状,所有的筛查必须是动态的、跟踪的、连续的,最好孩子0-6岁期间,每年都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y/1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