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妈妈煮的那碗汤
?
06年11月吧,到北京上大学的第一个冬天。有天傍晚,刚走下中关村回广院的公车就开始狂吐不止。第二天,同医院。医生开了一串检查单子最后只得出一个脾胃虚的结论,让我最近多吃馒头养养胃。之后就开始觉得天旋地转,无论走着站着坐着;什么也吃不下,就算吃了也是稍后就吐。只记得那会儿请着假,室友天天给我带食堂的馒头,冷了就放在暖气片上烤烤,到最后大多硬的和石头一样。几乎也下不了床,看什么都是重影,稍微转转脖子就觉得头昏脑涨。
就这么滴米未进了几天,老妈突然想起来我会不会是美尼尔氏综合症,作为中国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我们家族几乎是重灾区。掐指算一算爹或者妈那边的病例,哪一边的基因我都跑不了。医院,医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终于开始对症下药。
这么熬了大概一周,最后体重骤然降了十多斤,血压最低到过20,老师终于看不下去了准我回家养病。
那大概是我开学报到后第一次回家。现在还记得在宿舍小床上躺着的那些天,脑袋里全是妈妈做的菜在飞舞。炒醋鸡,酸辣藕片,鸡蛋羹,豆腐鱼,馄饨,芋饺,老鸭汤,笋干猪骨汤等等。最可怜的时候一边想一边哭,再拿暖气片上的硬馒头啃一口。回家的火车上,一千八百多公里,从上车缩进中铺里直到下车,看着窗外刷刷而过的房屋树木,看天黑了又亮,想着总算是能回家吃点好吃的了。
下车后姑姑来接的我,说也奇怪,在北京吃什么吐什么,回到家第一顿吃的香辣小龙虾,倒是什么事儿也没有,爸爸揶揄我,其实你就是想逃学回家吧。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饮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最能传递感情的。据老妈说,我们家从她怀孕开始,赚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吃上。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的小县城,苹果鱼虾肉骨头已经努力成为家常菜的工薪家庭应该还是不算太多,估计那时我们家的恩格尔系数无限接近%吧。和最近几年突然间火遍朋友圈或者说火遍全国的各种所谓养生学营养学不同,老妈从她怀孕开始已经在餐饮搭配和烹饪上花费大量的精力。我在她肚子里尚且只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的时候,她已经在为了我日后的肤色、体质开始自我控制。
一直以来她坚决秉承“大多数得重症或者怪病的患者都是因为饮食不均衡不全面”,于是四处搜寻本地没有的蔬菜种子回家自己“研发”,甚至天天算好各种颜色蔬菜所需要的摄入量来搭配菜式;又或者但凡我们在餐厅吃到喜欢的,她都要现场分析再回家实践。
“烹饪就像爱一样,要么全心全意投入,要么完全放弃。——哈里特·冯·霍恩。”
前几年日本风靡的便当比赛,从食材、卖相到最后的便当盒乃至餐具,无一不体现一位妻子对丈夫、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满怀爱意。对我来说,最难忘的应该是高三那年,每周三能喝到妈妈装在保温杯里从城南迢迢送来城北的一碗鸡汤吧。
煮蛤蜊前阵子回国第一顿是在舅舅家,一大早起床从京都搭车到大阪机场,下了飞机又从萧山堵到杭州城西。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先喝到这样一碗淡汤简直是对胃的最大安慰。调的蘸水恰到好处,弥补了汤本身的过于清淡但又不至于太刺激味蕾使其对之后的食物失去感觉。
蒸南瓜干属于自家菜式。外婆自己种的南瓜切片晒干,食用时加水蒸熟即可。由于南瓜品种优良,甜度适中,十分适合做小菜或日常小零食。
小笋干炖老鸭请忽略鸭毛。。。笋干应该算江浙一带的经典干货,春天竹笋新出时上山采摘,回家晒干保存,日常煲汤时加入,味道鲜美,笋干较吸油,十分适合与肉类同煮,据说也因此适合想要减肥的人士长期食用。
肉丸汤严格说来这个应该算丽水市的特产,第一次尝试是在高中时期,经不住温州同学的强烈推荐。却很惊艳,芹菜的存在极大拯救了我这个重度恐肉患者,卖家若能将肉片控制的小而匀称,整碗端来老远便能闻到芹菜芳香,一碗下肚也丝毫没有猪肉的油腻。
小馄饨知道武义的人应该大多知道宣平,这个在外界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孕育了很多美食。宣平小馄饨当是其中一种。小时候时常跟随外公外婆在柳城生活,光着屁股在街上蹦跶的时候就会来这家店,一转眼已经二十多年。还是这个位置,还是这对老夫妻,还是这栋老房子。店里的馄饨皮薄肉多,早些时候肉都是老两口自己手工剁,配上老板娘炒的典藏版猪油渣(一般人没这待遇,跟着我爹去才能有此口福),再洒上一把香菜,此后我没在中国其他地方吃过如此美味。老妈做过实验,即使带上他家包好的馄饨返回家中煮,吃起来也不是那个味道,也许是水质,也许是心情。
读书后离家越来越远,每当回老家路过柳城却是一定要绕进镇里吃上两碗的,即使远在美国读书的妹妹也是如此,这大概已经是我们的家族习惯。中间因为老人的身体原因又或者子女需要照顾,馄饨店数度停业,又再开业。每当特意前去却吃了个闭门羹,都要在心里捶胸顿足恨不能去敲老两口的家门讨碗馄饨吃。
芋饺和馄饨比起来,芋饺大概真的是“只有为最爱的人才愿意下厨的食物”。每次老妈都要一大清早起来煮毛芋(需提前选好,品种最好是软糯的小毛芋),之后掺进淀粉。和面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各方比例都得控制好,太稀了捏不起来,太干了一捏就裂根本不能下锅。从准备工作到最后下锅煮开,几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芋饺较之于一般的饺子,口感更Q感具有劲道。经老妈研究改良,后来又研发出紫芋饺(紫薯)、金芋饺(南瓜)。离家千里偶尔看到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bnc.com/mlyyy/5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702期雷诺氏综合症的治疗与预防
- 下一篇文章: 恩惠泰谦堂醋蛋归元液对前列腺高血压